杭州蓝海生态农业园 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园区建设的目的意义
建设农业生态园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决定的。传统的农业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发展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近代的传统农业,以及现代的能源农业(又称石油农业),都是以提高农业产量为目的。能源农业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投入能量,以获取最高的农业产量。这种高能量的投入,刺激了农业迅猛发展,取得了暂时的积极效果,但它是以环境为代价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加剧了能源危机,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全球农业的起源之一,有着有机农业基础。但是,现代农业兴起以后,人们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生态平衡认识不足,没有把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原理落实到农业生产中,并在一定程度受西方石油农业的影响,片面追求高能量的投入,没有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持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增殖资源之间的关系,造成违背生态规律,片面追求农业产量,用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去代替多层次和复杂结构农业生产系统。同时,在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盲目提高复种指数,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又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土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下降。
建设农业生态园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生物群体、生态结构和农业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程度。
农业生产不仅受农业生物本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规律的制约,同时还受其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还应为其生长、发育、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农业环境之间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即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和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就是生态平衡。当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状态时,该系统的生物物种和数量最大,农业生产率最高。如果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农业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下降。农业生产力衰退,严重,会导致农业生物的灭绝。而建立农业生态园就是在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生产纳入到生态建设和保护之中,用科学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稳定。要把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就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如建设农业生态园这样走农业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靠高科技实用技术,在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生产融入到生态建设和保护之中,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形成相互促进的农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建立农业生态园是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化组织形式。进入21世纪后,农业生产将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为一体的社会化生产体系,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扩展。随着农业生态园经营的深入发展,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等一些新的特征也会呈现出来。21世纪,科技发展和转化的速度将越来越快,技术更新周期也将越来越短。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
程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生态园就是将农、工、贸、研发、管理的集团化,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农业生态园是指把农业生态化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产业化,把产品开发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以产业企业集团化加工转化为载体,把产品转化成商品与市场接轨,形成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不但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巩固、扩大、转化农业生态化成果,把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态园的建设中,就是要发展自己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把自己的产品与市场接轨,从容应对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从而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引导、规范、壮大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催生自己的特色产业,用自己的特色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农业生态化发展注入活力。
建设农业生态园对我省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园林育苗新技术的推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展现出自身的特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苗木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浙江省花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浙江的苗木基地现有139.3万亩,产值达60-70亿元。但是就浙江省苗木业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营销模式陈旧、缺乏标准化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说明要真正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不单单意味着改变种养门类,加强产业规划,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浙江省虽不乏专业从事园林花木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高校和学者,但对现在花木业在岗人员的培训还较少,尤其是花
木业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生产技术缺乏系统培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花木业生产档次的提高,削弱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另外,原有基地的树种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急需调整结构。但良种的推广难度大。一方面是良种的生产成本高,林木生长周期长,另一方面群众缺乏长远观念,所以推广难度大,有时出现良种少而有余的现象。园林植物,发展前景很大,关键看种什么和怎么种。2004-2005年花木产业受到较大冲击,苗木跌价厉害,尤其是小苗的价格更是跌入了“冰点”。这是苗木业的结构性过剩问题所导致的。由于去年以来道路工程等大型建设项目减少,中小规格乔木苗严重滞销,而城市绿化也开始讲究个性特色,新优品种、珍稀品种、大规格苗、容器苗以及一些乡土树种的市场供应相对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园林绿化得到飞快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园林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从无绿到有绿,从绿化向美化,香化发展,苗木的形态从自然到向造型发展。目前我们园林上夏季开花的植物很少,如何发展夏季花卉植物,如何培育香型植物等,是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对园林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植物在自然界中越来越多的作用被人们所以识,我们的老祖宗走在世界的前面,我国的中草药最为典型,植物不仅仅在被应用于中草药时有作用,事实上植物不仅有吸收空气中的污染气体的作用,而且还有杀死病菌和病毒的作用,所以有专家提出要建保健型园林,也可以说以后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谁有了丰富的园林绿化植物物种和特殊的基因,谁就掌握了园林绿化植物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的植物种质资源很丰富,我国也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但近代我国在园林植物园艺新品种上远远落后与国外,如杜鹃原来西方是从
我国引种的,国外的杜鹃有近千个品种,而称为杜鹃王国的我国所有的杜鹃新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月季等也是如此。收集和保护我国原有的天然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已经迫在眉睫,何况新品种的选育如果没有种质资源从何谈起,建立现代的农业生态园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园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纲要
建设农业生态园的基本目标就是应用高新实用技术,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优势,把农业生态园建设成为综合效益显著的生态型现代农业、精品型农业企业,成为促进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内乃至农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辐射本地、连通省内乃至国内外的农业高新技术引进、研发、示范信息交流中心、农业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业生态旅游与休闲(观光)园。最终要建设成为 融生态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于一体,集生态建设、高效种植、加工配销、示范推广、研发孵化、集聚扩散、科普培训、信息交流及旅游观光与一身的现代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园。
三、工作基础与建设现状
杭州蓝海生态农业园在萧山区所前镇,占地1415亩。其中建有1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一流的容器育苗设施500亩。公司拥有一流的新技术、新品种研发能力的科技队伍,其中有博士和高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10人,硕士及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30人,其他技术人员近百人。每年能为社会生产高质量的容器苗1000万盆,新品种行道树5万株,具有一定的艺术造型的庭院大型乔木近万株,新品种的花灌木和地被植物近千万株,各种盆花百万盆,第三代水果的种植示范面积100亩。实现年产值3000千万元以上。能推进园林苗木生产容器化、艺术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生态化。搭建了园林苗木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平台,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杭州蓝海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