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量一量,比一比
课题:量一量,比一比
课型: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原来的课题为《我长高了》,在新教材中改为《量一量,比一比》,扩展的面更广了,内容更充实了,同时又增加了自选内容。其实我觉得把这节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后比较合适。 主题图中呈现了学生自主的测量各种东西和人的画面,同时还引导学生试着运用上简单的乘法计算,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二、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教学过程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 2、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 小组活动:测量课桌宽度、门窗宽度。学生按每组4~6人,并且记录测量结果。 师:请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每个人做什么,然后再测量。 生: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汇报测量结果。 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 生:学生分析原因。 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二次备课 1
邓村小学
三、测量身高,渗透统计内容 四、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五、总结回顾,巩固应用。 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 (1)、师: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 师:你还想测量什么? 生:生自由发言。 讨论:怎样测量步长和手臂伸开的长度? 生:分组自由测量,记录数据。 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巡视指导。 生:汇报测量结果。 今天这节课开展了哪些活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选择自己能见到可以量的动物量一量它的身高或身长 [板书设计]
量一量 比一比 [教后反思]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