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12分) 16×3= 25×4= 620+78= 130×8= 18×20= 700×50= 42×5= 280÷7= 120×7= 11×40= 60×90= 24×60= 二、竖式计算。(16分) 73×62 540×60 306×25 820×14 三、填空。(共20分) ⑴ 30400000读作:,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⑵六千零三亿五千零一万写作:,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亿。 ⑶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八位数是。 ⑷在○里填上“<”“>”或“=”。 63750 ○ 74300 1080600 ○ 890450 578600 ○ 576800 980009000 ○ 980000900 ⑸如右图,已知∠1=30○ , 那么∠2= , ∠3= 。 ⑹ 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⑺右图中有个梯形, 个三角形。 ⑻估算: 68×102≈ 198×21≈ ⑼一个因数是60,另一个因数是88,他们的积是。 ⑽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度和度的钝角。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⑴线段只有一个端点。……………………………………( ) ⑵长方形是特殊的梯形。…………………………………( ) ⑶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 ⑷由六百万和六百组成的数是6000600。………………( ) 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括号里。(6分) ⑴不属于锐角的是()。 ① 89○ ② 91○ ③ 30○ ⑵下面哪个数的近似数是67万() ① 675000 ② 663000 ③ 666000 ⑶下列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③平行线无限延长也可能相交。 六、量一量,画一画。(8分) ⑴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⑵过点A分别画出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七、文具店一个月卖出的几种文具情况如下表,请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9分) 品名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笔记本 2 480 计算器 25 20 水笔 3 360 八、解决问题。(25分) 1、海沧野生动物园的狮子一天要吃35千克的食物,十月份一个月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2、一本故事书有193页,如果笑笑每天看8页,25天能看完吗? 3、司机王叔叔从厦门出发到福州送货,前3小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后2小时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王叔叔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4、小亮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篇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四 ()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
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
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再乘两数的的个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整百数,再乘整十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笔算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拿第二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要和它自己的数位对齐。 3、积的变化规律:
A、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N倍。(N为非0自然数)
B、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C、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了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N倍,那么它们的积不变。(N为非0自然数)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画线;二靠尺;三平移;
四画线)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7、有2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边:有两组对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2)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得180°,而4个内角和等于360°。 9、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性,易变形。 10、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B、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补充
11、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
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12、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特征:只有1组对边互相平行。 13、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 腰。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 14、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5、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16、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写在哪位上。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不
够减)要调小,试商小了(余数大)要调大。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5、商的变化规律:
A.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 (或乘)相同的数。
B.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6、商不变性质: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7、混合运算
A、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
篇三: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和公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0000=40万 12000000000=120亿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 1356965487≈14亿
12756≈10000 ≈1390000
=1万 =139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全舍去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线段
射线
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边
三、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 ”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o。
四、量角的方法:“两重一看” 1、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是角的度数。
五、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的越大,角越大。
六、小于90o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o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o而小于180o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180o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等于360o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周角
七、画角的方法: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看清0刻度是内圈还是外圈,在量角器所需度数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6×3=10×3+6×3=48
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出积,然后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 160×3=48016×3=4848加上一个0就是480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 4 5
× 1 2
2 9 0 先用个位上的2乘以145
1 4 5 再用十位上的1乘以145
1 7 4 0 最后把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1 6 ┊ 0
× 3 ┊ 0
4 8 ┆ 0
┆
先算16×3 再添两个0
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其表示方法是所行路程/时间单位
速度=路程÷时间 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5小时行完,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50÷5=90(千米)
答: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
时间=路程÷速度
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可以行完?
450÷90=5(小时)
答:5小时可以行完。
路程=速度×时间
例: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5 90×5=4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
车辆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短。
六、积的变化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8 × 15 =120
××
4 4
8 × 60 =480
2、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 15 = 120
× ÷不
3 3 变
24 × 5 = 120
3、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七、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平行) 相交以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
二、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四、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C
A和B都和C平行,A、B也互相平行。
五、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A和B都和C垂直,A、B互相平行。
六、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射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七、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近这个点。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八、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利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九、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的度数相等。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形四边形变形后,周长没有发生改变,但面积的大小却发生了改变。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十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可以画出两种长度的高。
高
高
底 底
十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做 直角梯形。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只有一种长度的高。
上底
高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下底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
2、被除数或除数是接近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看成接近它们的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来估算。
二、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四年级作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