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校的同仁亭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09-08-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对联,是我们无锡的乡贤顾宪成先生撰写的。

  在我们学校,入门不远处的渠岸桥旁,就有这么一幅对联,刻于竹板,钉贴在同仁亭的门柱上。

  同仁亭因顾宪成而得名,高约4米,直径约3米,除门而外,其它五面分别有长椅栏杆。六根圆柱各高2。5米左右,每个柱子上各有一角飞檐,飞檐所指,直插青天;而“同仁亭”由名家所题,刻在匾额上,高悬于亭门的正上方。与对联的颜色相仿,为绿色。经过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的“吹打”,同仁亭这三个字已经有些不十分清楚了,可是,这并不影响全校的同学和老师对这个亭以及和这个亭相关的顾宪成先生的尊敬。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同仁亭和它们相比,更有其特殊的寓意。亭子是为纪念顾宪成而建的。我想,这和刘禹锡的陋室,诸葛亮的茅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虽简陋,可因主人的品德好,名气大,所以也常常引来一些学生的家长们驻足观赏,更不用说我校的同学和老师了。穷冬避雪;炎热的夏季,人们更是可以在同仁亭中纳凉,闲谈,赏莲,好不惬意。

  纪念顾宪成的建筑,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同仁亭,镇中心的顾宪成纪念馆,老街东侧的天官弄都是。但是,前者现在已经成了某些学生娱乐的“天堂”,而后者,我认为饱经风霜的同仁亭是胜过了现代化的天官弄——同仁亭虽久经风吹雨打,但还仍然保存着那份古色古香;而天官弄,则几乎全部被现代化的气息和氛围给掩盖住了。我们已经看不到它昔日的样貌了。

  校长在国旗下说,同仁亭在我们学校,象征着拼搏才能有所成就。这,与我心有戚戚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写作素材我校的同仁亭在线全文阅读。

我校的同仁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zuowen/sucai/1063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光阴记忆的年代
下一篇:瑕疵但真实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