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一物理加速度难题5道及详细答案
1. 一物体做出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1)通过第1个4m需2s,那么通过第8个4m需多少时间?(2)最前面连续三段运动的位移之比为1:2:3,那么通过这三段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为多少?平均速度之比为多少?
2. 一石子从烟囱顶端自由下落,它第1S内下落的高度是最后一秒内下落高度的九分之一,求烟囱的高度?
3.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1.6m/s^2,沿平直公路行驶,中途做匀速运动,后以加速度a2=6.4m/s^s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共经过位移s=1.6km.若保持a1、a2的大小不变,适当延长加速阶段时间,使通过这段唯一的时间最短,试求这段最短时间是多少?
4. 一辆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历时3s,已知小车前2s的位移是8米,后2s的位移是12米,则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少?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别是多少?3s内的位移为多少米?
5. 一跳伞运动员从350米高空离开跳伞降落,为了使落地时间快一点,开始是未打开伞而自由下落降落一段距离后才张开伞,张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问跳伞运动员应在离开地面多高是张开伞?
答案
1.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s=1/2at^2,
(1)t=2时,s=2a=4,所以a=2m/s^2,
所以,s=7*4m时,t1=根号下28=5.3s;s=8*4m时,t2=根号下32=5.6568s, 物体通过第8个4m用时间5.6568-5.3=0.3568s;
(2)设三位移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三段位移分别为s1、s2、s3则有如下三个方程 s1=1/2at1^2
s2=at1t2+1/2at2^2
s3=a(t1+t2)t3+1/2at3^2
假设s1、s2、s3分别为1.2.3那么可以计算出t1=1、t2=根号3-1、t3=根号6-根号3;t1:t2:t3=1:(根号3-1):(根号6-根号3)
平均速度v1:v2:v3=(1/2at1):(at1+1/2at2):(a(t1+t2)+1/2at3)=1:(根号3+1):(根号6+根号3)
2. 利用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可得出第一秒内下落高度:x=1/2gt2 x=5m
最后一秒内: 9倍5m, 45m。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时每秒下落的距离之比为奇数比,那就有:
1:x〔未知量)=5m:45mx=9 1-9中,奇数集合有:1.3.5.7.9
5个奇数,那么就说明小石子从烟囱顶端到烟囱底部就经过了5秒.
那么就有: x=1/2gt2
x=1/2g25
x=120m
3. 时间最短就是一直加速,没有匀速的阶段,道理想想应该就知道了,过程就是设加速度的末速度为V则有加速段L1=V^2/2A1,减速段L2=V^2/2A2,L1+L2=S
解得V=64M/S,时间T再带入公式得50S。
4. 匀变速运动中,时间中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总时间t=3s
前2s的时间中奌t1=1s,此时瞬时速度V1=前2s平均速度 8m/2s=4m/s
后2s时间中点为t2=2s,t2的瞬时速度V1=2=后2s平均速度 12/2=6m/s a=(V2-V1)/(t2-t1)=(6-4)/(2-1)=2m/s^2
初速度Vo=V1-at1=4-2*1=2m/s
末速度Vt=Vo+at=2+2*3=8m/s
5. H=350m
设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张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此时的速度Vo=减速段初速度 Vo^2=2gh=20h
减速段加速度a=-2m/s^2,末速度Vt=4m/s,位移H'=H-h=350-h
Vt^2-Vo^2=2aH'=2*(-2)(350-h)
4*4-20h=-1400+4h
h=59m
篇二:高一物理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图1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 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
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 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
7.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A,经B点时速度是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12.图3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
]
A.在t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在t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二、填空题
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14.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是______m/s2,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它运动最初18m的时间是______s,速度从6m/s增大到10m/s所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m.
1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6. 子弹恰能穿过3块叠放在一起的同样厚的木板(即穿过第3块木板后子弹速度减小为零).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3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
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在AB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__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m.
1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
19.某学生的实验纸带如图5,取O为起始计数点,每隔相同时间T的计数点分别为A、B、C、D、E、F,每相邻两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S4、S5、S6,若取每隔3T的时间计算加速度,则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
20.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6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
2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2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m/s2,第3s又以a=1m/s2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22.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 3.D 4.BD 5.CD 6.BC 7.B 8.C 9.D
10.AB 11.D 12.AD
篇三:高一物理加速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加速度专项训练
(时间50分钟 80分)
答题卡:(请将选择题答案作答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
1.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
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
2.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
出现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
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
很大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
速度不为零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
它的速度也减小
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末速度的方向相同
C.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4.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恒定,则()
A.物体的瞬时速度总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
D.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速率的增量相等
5.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具有下列运动性质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
6.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段是()
A.0<t<2s
B.2s<t<4s
C.0<t<2s和6s<t<8s
D.0<t<2s和5s<t<6s
7.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
与速度方向相反
8.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
②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
反
③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④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最简结论填到横线上) 至少一道实验题(体现出新课标)
9.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 的物理量。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 。
10.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0~1s
内做 运动,加速度为 m/s2;在1~
3s内,质点做加速度为m/s2;
在3~4s内质点做运动,加速度为
m/s2;在1~4s内质点做运动,加速度为
m/s2;
11.一子弹用0.02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时速度为800m/s,穿出时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的加速度为.
三、论述计算题(共3题,共3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运算步骤,直接给结果的不得分。)
12.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这一数值(取g=10m/s2)以警世人。意思是如果交通工具的加速度达到这个值,人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的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在发生了交通事故时,就有可能达到这个数值。请你看下面的例子:
两辆摩托车的时速是36km/h,相向行驶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0-3s,请你判断以下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参考答案:
一.
二. 选择题:1、BD;2、D;3、C;4、BD;5、D;6、A;7、CD;8、D; 填空题:9、变化率、vt?v0;10、匀加速直线、4、匀减速直线、-2、t
反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2;11、2500m/s;
论述与计算题:12、有危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一作文高一物理加速度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