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发展形势,规范完善“教工之家”活动,各级教育工会积极探索建“家”新方法,有效发挥“家”的作用。200*年10月在地区教育系统(含民办学校)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了以“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谐学校(单位)”的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共征集论文76篇, 21篇分获前三名,获奖作品已向上级工会、新闻媒体推荐。还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围绕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征集意见,及时掌握教职工思想动态向党政领导汇报。
(四)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开展“三育人”、“树创献”活动
各基层工会在配合学校党政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开展了以尊师重德为基础的师德建设活动,把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作为重点,积极创新载体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和环境,通过老帮新“结对子”、树标兵及典型事迹宣传等,为青年老师成长进步搭建平台,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业务协调发展进步,从而推动了教职工队伍建设和校园三个文明建设。地区教育工会积极开展“三育人”、“树创献”活动,通过抓试点、树典型,用典型引路,通过抓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整体上水平。200**,巴里坤县一中工会被授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地区一中吐尔逊·艾肯木老师被评为自治区“师德标兵”。为全地区166名执教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奖牌》(全地区已有309名获此殊荣)。 目前,“三育人”、“树创献”活动已步入制度化,成为基层各学校激发教职工热情,弘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精神,推动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五)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教工”活动
地区教育工会结合实际,正确引导基层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教工”主题开展活动。各学校以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实际,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方面做文章,广泛开展了以岗位练兵、教学技能竞赛等主要内容的群众竞技活动。通过拜师结对、教学技能比赛、新课改理念研讨、征文等有效形式,促进教师观念转变和教学水平提高。积极组织参加自治区教育工会举办的《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职业技能暨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的通知》精神,经过基层学校工会推荐、初赛,教育工会组织复赛,从20 名选手中选出6名优秀者参加全疆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六)学习宣传《工会法》,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广大教职工源头参与维权的意识
各级教育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心系教职工,以喜闻乐见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工会法》活动,使《工会法》渗透到学校及每个教职工中,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 “五·一”期间,地区教育工会组织开展了《工会法》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参加地区工会组织的“百日文化广场”、“劳动者之歌”电视访谈等活动,围绕“当前教职工队伍急需向党委政府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工会法》知识问答、工会干部及女教工问卷调查等活动,积极配合地区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及时向上级反映群众心声民意,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做出了积极努力。
绝大多数基层学校都建立和完善了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校长接待日”,工会组织能参加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代表教职工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意见和建议,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方面出谋划策,做好监督。
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要求,加强与其他部门协调,主动为民办学校做工会工作培训,帮助指导建会。
(七)深入开展“送温暖”工程,建立教职工帮困机制
各级教育工会继续开展了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对如何做好 “送温暖”活动想了许多办法。各基层学校都建立了困难教职工档案,有些还建立了特困学生档案,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如:建立教师互助济困储金会,壮大教职工互助互济力量;建立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办理教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互助保险,解除教职工后顾之忧;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及健身活动,配合教育基金会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展健康及心理知识讲座,帮助教职工缓解心理负担和在医疗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德育工作总结地区教育工会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