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次和专业部室联合督改。 5.首次接受北京分行、资金营运部等单位的主动沟通整改。 6.探索对分行现场整改理念的讲解、一对一专家辅导式督改等方式 7.建立日常督改与现场及离任稽核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8.建立非现场分析性审核与现场整改核查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9.建立按季度形成督改工作报告的机制 10.深化现场核查与延伸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11.建立现场核查与现场协调整改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12.建立针对行领导批示问题的快速反映机制 12个事项中创新类就有10项,上述工作的成效就是全年对xx至2010年度3746余个内外部检查指出问题进行了督改,综合整改率达到约94%,比xx年年度的综合整改率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督改成效非常明显。
银行如何审查、审批个人贷款
银行是如何审查、审批个人贷款的呢,笔者想从4个维度来解答此问题。 (1)从审核的内容上讲,主要包括:
①基本要素审查。银行审核借款人提供的申请资料是否齐备、完整,从借 款人所提供资料的形式和逻辑上判断资料是否真实、有效。
②主体资格审查。银行审核借款人和保证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12 个人贷款实用知识 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该行制度对借款人、保征人的基本条件规定,
③信贷政策的审查。银行审核贷款用途、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支付方式等是否符合该行制度要求。
④信贷风险的审查。银行审核借款人信垌是否良好,收入是否充足,是否 具备到期偿债能力,担保是fr .合该辛制度规定。 (2)从审批的组织形式上讲,分为:
①集中式审批。即银行在一定区域将个人贷款审查、审批甚至放款等工r 进行集中作业处理,提高个人贷款审批效率。如许多银行建立了个人贷款中 心,集中营销、审查、审批个人贷款业务。针对中小企业,许多银行建立了小企 业金融中心,小微企业的个人经营贷款集中在“信贷工厂”进行审查、审批。所 培“信贷工厂”是指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营销、业务操作、信贷审批、贷款发 放、贷后管理等环节采取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形式,集中进行批犀处理的一种 操作模式。 ②分散式审批。即银行根据分级审批的原则将主要的个人贷款业务授权 至各分支机构进行审查.审批,这里的分支机构主要为银行的分行和一级支行。
(3)从审批的人员构成上讲,分为:
负责人审批。负责人审批制是一种传统的贷款审批模式,即银行根据分级审批的原则,将个人贷款业务的审批权限授予至各级行的行妊、零售业务部 门总经理.^人贷款中心总经理或小企业金融中心总经理。
专家审批。由于个人贷款业务量大,一些银行实行了个人贷款的专家审 批制,即将个人贷款业务的审批权限授予至经验丰富、资质较深、水平较高的信 贷专家,这些专家可按照授权独立审批个人贷款,这些专家在有的银行叫做“独立审批_人”。 (4)从审批J技术手段上讲,分为:
①信贷系统在线审批。管理较为成熟的银行均建立了贷款信贷管理系统, 客户经理或集中作业的裙关人员将贷款录入系统,由具有审批极限的人员直接 在信贷系统中查看相关资料进行审批。这种审批实现了无纸化操作,审批效率 较高。
②纸质审批。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银行,由于无科技支撑,对个人贷款实 行纸质审批,即舟岗位审核原始书面材料并在纸质件上进行审批。由于银行各 级机构和各级岗位人员的资料传递有时间间隔.因此纸质审批效率较低(云贷undai)。
2000年4月,董文标被任命为行长,如何通过体制改革来消除巨额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成为他思考的首要问题。因此,调整战略定位,把业务重点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及这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后,民生银行开始了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集权化管理”开端
2001年,民生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专家评审制度”,各分行行长退出贷款评审会;2002年起,该行更是推行独立信贷评审体制,强化信贷风险评审委员会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行总行垂直派出体制,实现彻底的审贷分离。
这两项举措被认为是民生银行“集权化管理”、“大总行”体制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各分支机构均非独立核算单位,这为该行日后在授信评审、资产管理、会计处理、稽核等方面的集权化管理提供了基础。
“过去的管理体制以行政管理为主线,信贷审批缺乏独立性,容易形成‘一言堂’。贷审会名为集体领导,实则无人负责,出了问题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曾如此总结旧的审贷机制。
“独立评审体系将贷款审批独立于业务拓展,分行长没有贷款决策权,但他对贷款有否决权,这是全国同业中的首次试点。”该行主管风险条线的副行长邵平说。
按照民生银行的说法,授信独立评审制度是指对授信业务审查、分析实行独立于各级经营机构、由总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系。
该制度的初衷是为提高信贷审批的技术水平,使以价值和风险原理为驱动的业务决策涵盖授信活动全过程,抵制信贷审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排除由于短期行为和利益驱动以及道德腐败引发的风险。
“第一次革命”
推行改革的一个重要考虑是,“中国银行业95%以上的风险、不良贷款都出在支行,支行绝不能做风险业务。”董文标曾如此概念性地指出,“民生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做的第一次革命就是,任何有风险敞口的业务包括贷款,分支行行长没有授权。任何贷款项目,自有总行的独立评审体系来决策。”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即使是“第一次革命”亦不例外。
据民生银行副行长赵品璋(原首席授信评审官)介绍,2002年,该行授信独立评审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当年,民生银行试点性地在北京、上海、广州地区派出由总行领导的信贷评审专员办公室,派驻信贷审查专员,并由这些总行派驻的专员负责主持分行贷审会。
2003年,总行派驻独立评审机构的范围由此前的3家分行扩展到向9家分行,而未派驻机构的高风险业务一律上收总行。次年,民生银行进一步整合评审资源,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立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授信评审中心,使授信评审工作更贴近市场,提高了效率。
经过四年机构设置、扩张、评审资源整合以及评审流程的优化,邵平认为,独立评审体制可以达到独立评审、贴近市场、提高效率和控制风险之目的。截至2005年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1.2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金融工作总结2021年银行审查审批个人工作总结(多篇范例)(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