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镇实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采取各项措施,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使今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围绕大局抓重点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抓住重点,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镇在今年年初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农业基础,抓好高效农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把烤烟、蚕桑、畜牧产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迁移式扶贫集中安置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
二、因地制宜定路子
**镇党委、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吃透镇情,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线二山”发展思路,即在国道沿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以国道为界的南北二山重点发展烤烟、蚕桑、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镇党委、政府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带领全镇人民真抓实干,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重点工作在开局之年呈现出可喜的亮点,据统计今上半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04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090万元,农业产值19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29%和18%。
三、重点突破抓落实
1、镇村齐抓村村通。“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山区群众的经验总结,也是**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对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认识。近年来,**镇在狠抓农村主导产业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无着落,建设难落实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多渠道、多途径争取援助,使村级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超常发展。
为了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早在九十年代中期,镇、村两级组织群众修通了约15公里的简易村道,但由于坡陡、弯急、路窄,经常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一到雨天就不能通行,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十分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将**公路建设纳入建设规划,并争取到“村村通”项目支持,于今年3月开工,目前,已完成了7公里的道路拓宽、加固工程,其中新修4公里,改造3公里。
按照“村村通”项目建设“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政策,**今年启动了**、**、**村三条13.6公里村道水泥硬化工程,目前,**村6公里基础铺设工程已经完成,**村7.6公里基础路面正在抓紧进行。
与公路建设相配套的桥涵建设进展顺利,***大桥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即将开工建设;**村七组慈安桥、五一村便民桥已相继建成;光明村便民桥已完成80%的工程。全镇道路、桥梁建设完成投资80余万元。
投资300多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即将投入实施。
投资100万元的**移动机站5月中旬已投入使用。
2、五措并举壮蚕桑。蚕桑产业是**镇的传统产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它牵连着千家万户,2005年全镇共发放蚕种3817张,产值259万元。为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青春,镇党委、政府从发展大局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处处为蚕农着想,真心实意地扶持、服务于广大蚕农,五大措施并举,促进蚕桑产业大发展。一是建立一支永不走的乡土蚕桑技术员队伍,在全镇各村挑选了23名技术全面的养蚕能手担任村技术指导员,方便了广大蚕农,保证了技术服务。二是大力推广新技术,重点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减轻蚕农劳动强度,普遍推广方格簇,不断提升蚕茧品质。三是狠抓老、劣桑技术改造,调进多倍体402优质良桑枝1万斤,组织技术人员30多人对老劣桑园进行改造,全镇共改良桑园860亩。四是资金扶持到位,去冬今春镇上挤出资金1.5万元,购买生石灰14吨,用于桑树刷白,购进良桑条1万多斤扶持桑园改造,对农户购买方格簇每片补助0.1元。五是建立良种桑苗繁育基地180亩,解决了蚕农购桑苗难问题。通过以上五项措施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发展。今年发放春蚕种1357张,比去年同期净增269张,增长比例24%,预计全年养蚕可突破4000张,产茧160吨,产值320万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半年工作总结乡镇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