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一批商业聚集区。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拉动、市场建设带动,尽快建成集市场区、仓储区、加工区、住宅区、风景区“五位一体”,拥有商贸开发、服务工业、大众文化、美化生活“四大功能”的新型商业聚集区。二是在城区建设一批大型商贸市场。利用现有的大型商贸、购物市场,引进、建成一批集购物、休闲、餐饮为中心的商贸市场,在更高领域、更深层次上建设城区商贸载体。对早有意向的星级酒店和商务中心等项目抓好项目调度,争取早日签约开工。三是在城郊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划布局,高水平引进、建设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使其逐步成为商品集散、加工交易、价格形成和信息发布的中心,形成以交易主体组织化、交易商品标准化、交易方式现代化为特征的现代批发市场,打造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闻名的市场群。特别是对已经启动的中国(柳疃)国际棉纺织品批发市场、昌邑市宏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山东青山建材城物流城、新昌(国际)农产品商贸城等重点项目,积极协调解决好有关问题,力争早建成、早运营、早达效。四是在各乡镇、街道建设一批特色项目区。立足各乡镇、街道的区位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服务业。围绕昌邑火车站和潍胶路建设,规划建设丈岭物流园区;挖掘石埠商贸重镇的潜力,利用西接潍坊,东连胶东的区位优势,提升市场建设的规模和档次;结合北部沿海开发,依托大莱龙铁路、荣乌高速路交通优势,规划建设新型物流园区,在全市逐步建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服务产业群。
(二)搞好“三个围绕”,确立服务业发展新思路。一是围绕二产发展抓三产。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发展以供应链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更加快捷的供应服务,促进二产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同时,加快科技研发系统的培育,为二产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吸引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以科技产业化为方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中介机构为桥梁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围绕城乡一体化提升服务业水平。按照商务部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力争到年底建成乡级“农家店”10个、村级“农家店”169个,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要。同时,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政、餐饮、医疗、保安、物业等服务产业,为人民群众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三是围绕发展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以城区为中心,南“山”北“海”相呼应的思路,充分利用我市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培育特色旅游产品,打响昌邑旅游品牌。
(三)落实“二项措施”,确保全市服务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督促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抓紧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搭建服务业发展平台,通过更加优惠、合理的政策,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二是严格落实奖惩考核办法,按照《昌邑市2006年度发展服务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规定,严格考核奖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和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考核措施,使全市上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合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半年工作总结贸易局关于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汇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