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抓督导,强力推动任务目标落实。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议,安排部署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特别是在夏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里组成了由市直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7个包县工作组,采取明查暗访形式到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先后多次深入到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调查了解县市区贯彻落实市里会议情况、调整任务目标落实以及农户调整意向等,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市区进行反馈,帮助指导搞好农业结调整。各县市区针对今年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情况,也都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督导和调度力度,特别是对今年秋季农业结构调整进行提前谋划和安排。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存有偏面性。中央和省委关于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文件出台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件精神实质,把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立起来,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心和信心有些动摇;有些地方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工作中存有喊得多、做得少,虚得多、实的少的现象,缺乏直接有力、扎实有效的推进措施。二是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结构层次低,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多,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少;传统大路型产品多,优质特色农产品少;低档内销产品多,高档外销产品少的问题仍较突出。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不足、优势不突出,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标准低、档次不高。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不高。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在全省188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我市仅9家,且多是粮棉油加工型,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与我市经济规模相当的潍坊市则有22家,纳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80%,而我市仅40%左右。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多是市场买断关系,经济利益关系不紧密、不直接,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内在动力机制。四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测检验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还很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差距较大。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品创汇规模小、水平低,且品种单一。全市农产品年出口创汇额只占全省的1/40左右,与我们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五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发育滞后。主要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方式落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市三年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针对三年任务目标和今年上半年进展情况,下半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秋季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进的要求,抓住秋季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切实搞好秋季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督导和调度,适时召开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调度会;强化督导检查,搞好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一批农业结构调整调整的先进典型,务求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行和明显成效。
二是组织好种养基地申报项目的监测管理和考核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好经济基础薄弱县申报种养基地项目的筛选、审核、立项、监测和考核验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专项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带动效应。
三是组织开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工作会议。做好会议现场、典型和讲话等有关材料的准备工作,认真总结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经验,加快促进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半年工作总结05年上半年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