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在不同的土壤中开花结果,只要符合团队和个人的实际,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能够让员工快乐地实现梦想,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就应当坚持走自己的路。从我们静安置业股份公司的情况来看,从开始创建学习型组织至今,干部员工的精神境界---凝聚力、向心力、学习力、责任心都得到明显提升;管理团队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宣贯力、执行力得到更好的体现;首先,我们公司非常重视面上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领导层鼓励员工长期学习,舍得花大力气帮助员工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这几年,我公司半数以上的员工都参加过各种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我们公司也注重点上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以项目为载体,以内部管理精英为核心组成团队,通过一定的放权,很好得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业务人才,发挥了很高的学习效率。我们公司也注重现代科技在企业中的运用,率先开通了宽带网络业务,这犹如帮助员工添了眼睛加了耳朵,提高了员工运用电脑的热情和能力、增进了新老员工之间的沟通、融洽了氛围、提高了效率。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我们感到,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形象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我们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这项系统工程从开始到将来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长期性
台湾学者吴明烈谈到“学习型组织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更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具备的理念和行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是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要建立“急不得、等不得、慢不得” 三不得理念。同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从新观念的建立到新行为的转变再到新绩效的产生,也需要一个过程。要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放弃旧的心智模式而建立新的心智模式。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个人旧的心智模式有个清醒的认识,不断厘清现实与自己愿景的差距,扬弃曾经引导自己走向成功,但已不适应新时代的旧的心智模式,与时俱进地接受新的心智模式,把工具性工作观念转变为创造性工作观,向自身极限挑战,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超越。
2、整体性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思考、系统运作的过程,要求各部门各专业分工合作,精诚团结,建立起良好的深度汇谈机制和交流共享机制,让人们的思想自由的在组织发展的长河中交汇、相融。热情和冲突是充满活力与高业绩的个人和组织的天然成分。如果人们害怕发言和参与你所从事的事业,你将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或学会如何管理。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应该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存在,关键是如何利用冲突,找出分歧背后的假设,达成真正的一致,而并非表面上的调和。
3、全局性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要求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齐抓共管,各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至关重要。成效显著的组织对学习型组织是“真信、真学、真用”,组织上下对创建学习型组织产生“共识、共鸣、共行、共成”的认同,紧紧围绕组织中的各项工作,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断解决学习和工作的分离现象,不断解决创建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的相悖现象,进行工作与学习的密切结合。
4、全员性
理论上要求“组织内的全体成员要全身心的投入,拥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新力”,而在许多组织中,绝大多数自上层发动的变革先后失败或成效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真正参与,以及员工富有创新的实践精神和奉献意识,因此创建过程中必须要改变至上而下的单向管理模式,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新型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授权,充分激活员工的自我超越精神和创造潜能,建立起自主管理团队。要使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愿望成为每个人内心的一种召唤。萧伯纳用简洁有力的话表达了这种关系:“这是生命中真正的喜悦,被一个你认为伟大的使命所驱策……,那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一种狂热,它使自私、积郁、怨天尤人一扫而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比赛演讲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感想(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