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 B.笑 C.哭 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 B.信号作用 C.调节功能 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 B.华生 C.柯勒 D.马斯洛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 B.朱智贤 C.皮连生 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 B.动机 C.意识 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
B.社会性的表现 C.情绪分化的表现 D.自我调节的表现
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 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A.生理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 )的联系。
A.思维活动 B.自我意识 C.想像 D.感知
1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
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18.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19.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 A.肢体语言 B.思维活动 C.面部表情 D.言语表情
2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1.A.责任感是道德感的一种,不是基本的高级情感。 2.C.这四个选项里只有情绪具有组织作用。 3.A.幼儿基本情绪表现只包括笑、哭和恐惧。
4.B.情绪激动对学习与之相匹配的词汇有利。 5.B.在交往中,情绪起信号作用。
6.D.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 7.D.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8.A.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
9.B.华生提出了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10.A.这一观点是林传鼎提出来的。 11.A.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很重要。 12.A.恐惧与生俱有,与本能有关。
13.A.理智感是环境的影响,是成人的培养,是后天的影响。 14.D.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5.B.自豪感、焦虑、惭愧等主要与自我意识有关。
16.D.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的影响。 17.D.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婴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8.D.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是这一现象的原因。
19.B.思维活动一般不是对外显示的,不能表达情绪。 20.B.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 一、不定向选择题 (30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 )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2、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是由( )几个阶段组成。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转化
4、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A、执行成分 B、认识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5、西方流行的游戏治疗就是( )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应用,用于矫治儿童在精神上与行为中的问题。 A、复演说 B、同化说 C、元交际 D、精神分析
6、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 )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7、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 )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忘我
8、发展学生的移情能力可从( )几方面着手。 A、理解教育 B、表情识别 C、情境理解 D、情绪追忆
9、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有( )几个基本特点。 A、目的性 B、未知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10、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 A、自我控制法 B、全身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11、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 )几个层次。 A、初级预防 B、次级预防 C、高级预防 D、诊断治疗
12、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 )几个方面的作用。 A、激活功能 B、定向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功能
13、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 )几个。 A、活跃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4、柯尔伯格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 )几个水平。 A、前习俗水平
B、中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15、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的发展阶段的有( )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生殖期
1、ABCD 2、ACD 3、ABC 4、BCD 5、D 6、C 7、ABC 8、BCD 9、ACD 10、BCD 11、ABD 12、ABCD 13、BCD 14、ACD 15、ABCD 16、A 17、C 18、C 19、ABCD 20、ACD 21、AD 22、A 23、B 24、C 25、C 26、ABC 27、C 28、ABC 29、ABD 30、B
一、选择
1.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这是( )。 A.习惯化 B.去习惯化 C.兴奋 D.抑制 2.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C.独白言语 D.连贯言语
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 ) A.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 B.持续的自发的使用一些词 C.儿童理解的言语大量增加 D.说出词和理解词 4.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A.怕 B.怒 C.悲 D.爱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6.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
A.从简单到复杂B.从凌乱到成体系C.从被动到主动D.从具体到抽象 7.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岁~4岁B.2岁~5岁 C.3岁~6岁D.3岁~8岁
8、情绪紧张和长期不愉快的儿童,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滞,这说明()。
A.生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B.遗传因素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C.环境和教育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D.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
9.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
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C.过程非常缓慢 D.成熟较晚
1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QQ幻想世界科举题库(最新)(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