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共1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0~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15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7),区域内年降水量介于200mm~400mm之间。 【材料二】该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8)
图8
图7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图9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描述图7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结合图8,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7分)
(2)指出图7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地域分异。从农业灌溉角度分析贺兰山东坡山麓与宁夏平原
生产条件的差异(10分)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出贺兰山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并简析成
因。(10分)
(4)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10分)
38.(36分)制度的变革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往往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宋朝初期的几位皇帝谨慎地消除了宫廷太监和大地主家族的势力,重建了以文人官员为行政核心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增补的文官没有自己的权力背景……他们往往掌握了儒教学说的广博知识……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期票、信用证以及后来官方大量发行的纸币,适应了商业的发展。
——罗兹 墨菲《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宋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上述制度带来的问题。(10分)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好农业全盘集团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好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高。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就已十分强大了,只是经济保护主义和相互孤立限制了它充当全球角色。二战后,由于其工业未受到任何损失,经济变得更为强大,从此以后,美国便担当了管理世界资本主义的重任,包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充当核心角色。美国十分大度地保持自己对进口的开放……允许技术自由转让,通过马歇尔资助计划,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为美国三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
——(英国)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主要原因。你如何评价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2分)
【材料四】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4)“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的市场经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8分)
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贯穿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 【美丽中国,促进农民增收】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1)结合材料及上图,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2分)
【美丽中国,呼唤生态文明】
(2)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运用“公民”相关知识,谈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你将如何参与?(9分)
【美丽中国,爱国之传承】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诗,在这部史诗中,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提出的“公而忘私”,戚继光率军抗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定要固守传统文化”。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同学的观点。(9分)
【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
十八大再次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下列是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
样发展的。(12分)
【选考部分】(41分)
40.地理(15分)
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作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读“太平洋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1)说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分布的特点。(6分)
(2)从年降水量分布说明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9分)
B.【自然灾害与防治】
右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及其链发的主要自然灾害。(6分)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9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含氧量,以mg/L为单位,其值越高,表
示水污染越严重。下图为我国渤海与南海入海陆源废水和化学需氧量统计情况:
(1)简述渤海和南海两大海域入海陆源废水与生活COD构成差异。(6分)
(2)分析渤海工业COD大于南海的成因,并提出降低渤海工业COD的可行性措施。(9分)
41.历史(16分)
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作答的题号。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泉州五中2013届文科综合高考模拟试卷(最后一卷)(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