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注意事项 (1) 在观察荧光现象时试管的液体要要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观察色素的颜 色。 (2)在研磨时不宜加入过多的 CaCO3 和石英砂,研磨时间不宜过长,以 免破坏叶绿体。 (3) 在色素分离中, 滤纸条的长度和宽度适度, 过长会侵入到缓冲液中, 过宽会触到水管内壁。 (4)在皂化反应中只能用 20%KOH 甲醇溶液,而不能用 20%KOH 水溶液. 色素只溶于具有极性有机溶剂.
(六)、思考题 1、 为什么在皂化反应中只能用 20%KOH 甲醇溶液, 而不能用 20%KOH 水溶液?
答:因为色素不能溶于水,甲醇其实在这里只是当做溶剂使用,化 学中有“相似相容”,色素是有机物所以只能溶于有机溶剂2、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对我们理解光合作用有何意义?
答: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的来年改革峰值分别在 430nm 左右和 660nm 左右。基本不吸收绿光,因而绿光被反射而是叶子(大部分) 显绿色。 也就是说主要吸收这些波长的光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植物 所需要的物质。3、试论述高等植物光合色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答:植物含有几种类型的叶绿素,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烃侧链的 不同。大多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还有第二种类型的叶绿素, 即叶绿素 b 或叶绿素 c。在高等植物的
细胞中含有叶绿素 b,而在 其它一些类型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 c 。不同类型的叶绿素对光的 吸收也是不同的,如叶绿素 a 最大的吸收光的波长在 420~ 663nm, 叶绿素 b 的最大吸收波长范围在 460 ~ 645nm 。当叶绿 素分子位于叶绿体膜上时,由于叶绿素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会 使光吸收的特性稍有改变。4、一般正常的植物叶片,Chla / Chlb = 3 / 1,你所测定的结果符合此比例吗?为 什么?
答:我算出的结果大约为 2:1,我所测出的结果不符合,我想原因可能 是在我们采集叶片时有用的叶片的差异, 因为在同一片叶子上的不同 部位叶绿素的含量是不同的.
5、两种测定方法含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快速测定法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测定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局部含量测定。比较准确,但不便于整体测定,取样多次平均值也不 能代表整体叶绿素含量;分光光度计法采用低杂散光,高分辨率的单 光束单色器,保证了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和更高的分辨率 ,自动 调 0%T 和 100%T,自动调波长用多种方法的数据处理功能 ,高分辨,宽 大的样品糟,可容纳 100mm,光径吸收池和相应的反射附件 ,仪器配有 标准的 RS-232 双向通讯接口,可外接打印机,打印相应的实验数据. 个性代的外形设计,轻触式按键使操作更为方便. 可见分光光度计广 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化工,学校,生物化学,石油化工,质量控制,环境 保护及科研实验室等化学分析.
(七)、实验小结
本次试验持续时间较长,在试验中我们通过试验的过程对光合作 用的过程进一步的加深了解.通过本次试验,我们知道光和色素在 高等植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光合色素能溶于具有一定极性的有 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不同光合色素的分子量、分子结构、 极性、溶解度、支持物对它们的吸附力等不同,因而分配系数不 同,故彼此可以分开。叶绿素的卟啉环结构对光有很强的吸收, 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混合液中的两个或多各组分,只要它们的 光谱吸收峰不互相重叠, 仍然可以根据 Lambert-Beer 定律 (A = k L C)求出各组分含量。Lambert 定律:A = k L;Beer 定律 A = k C。 叶绿素 a、b 在 80%丙酮溶液中的 Amax 分别为 663nm、645nm,
光合色素能溶于具有一定极性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提 取液中无任何电子受体,因此可以观察荧光现象。离体叶绿素在 有氧气和光照条件下,发生光氧化作用,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加 氧叶绿素等产物。叶绿素是一种双羧酸酯,可以发生皂化反应。 成功之处:本次实验的成功之处是我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 并且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还用分光光度计弄出吸收光谱图,通过 吸收光谱图
更加的了解高等植物的色素种类。 不足之处:在研磨是可能因为我们选择的叶子不同,导致结果不一 样。
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
年
月
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云师大植物生理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