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作者:刘洁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第04期
2014年初,国务院全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第11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了“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最新精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把粮食安全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一项重要任务,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
陈锡文:近十年来,我国在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面临的问题也较严峻。
从粮食安全角度看,尽管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增长,但是需求增长更快;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大;粮食产量增加了,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我国三大谷物的价格都已高于国际市场,进口越多,对国内农业生产影响越大。
从农业生产经营角度看,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十年实现了增长,但是我国仍然面临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地谁来种的问题日渐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底,我国农村有26261万劳动力转向了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占当年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8.76%。尽管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还有2.7亿多人,但其中中老年人和妇女占多数。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绝大多数农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规模细小且高度分散,生产效率不高,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种地,对于相当多数的农户而言,正在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越来越成为农民家庭经营结构中的“兼业”,怎么种地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记者: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被确定为我国农业基本生产经营制度,并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家庭经营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家庭仍然是一支重要的经营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