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与振动系统刚性连接的壳体和壳体内的质量块组成,当系统振动时,质量块反复冲击振动系统而消耗振动能量,以收到减振效果。
20、为了提高系统的动刚度,在不同的频率比范围内(准静态区、谐振区、惯
性区)分别应怎么做?
(1)λ<0.6~0.7时,阻尼比的影响小,这时的动刚度主要取决于静刚度k。
当λ≤0.3时kD k,此时系统处于准静态区。可以通过提高静刚度k来提高系统的动刚度。
(2)0.7<λ<1.3 时,阻尼的影响最大。 2 2
时系统发生谐振,kD 最小。故此
区域称为谐振区。在谐振区最好采用改变固有频率等方法避免谐振,同时可增大阻尼来抑制振幅。
(3)λ>1.3 ~1.4时,阻尼 的影响也小,kD k m 22,为惯性区。此时提高系统的
动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增加振动体的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艺学老师复习范围加上本人的精心整理总结,当时复习完全只看这个的!考了92分哦!现在洒泪上传造福后代!
第四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1、 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铸造、锻造等)、尺寸(机
械加工)、位置(装配)和性质(热处理)使其成为预期产品的这部分主要
过程称之为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 由技术人员制定的,用于指导实际实际生产的,反映工件工艺过程的文件。
2、 工序、工步、走刀
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
部分工艺过程。它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工步: 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不变,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
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走刀: 在一个工步中,有时材料层要分几次去除,则每切去一层材料称为一次走刀。
3、 安装、工位
安装: 同一工序中,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每定位和夹紧一次,称为一次安装。
工位: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
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某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4、 生产纲领、单件时间定额、劳动生产率
生产纲领: 根据国家计划和本企业的生产能力编制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
产量和进度计划。
时间定额: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制订出来的完成单件产品或单个工序所规定
的工时。
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用完成单件产品
或单个工序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与时间定额互为倒数。
5、 结构工艺性
结构工艺性:是指机器零件的结构是否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在满足机器工作性能的
前提下能适应高效、经济制造过程的要求,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
6、 尺寸标注的入体原则
入体原则:对于轴类零件的尺寸,工序公差取单向负偏差,工序的名义尺寸等于最大极
限尺寸;对于孔类零件的尺寸,工序公差取单向正偏差,工序名义尺寸等于
最小极限尺寸。
7、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些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该表面为粗基准。
(2)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则应选不加工表面
为粗基准,以达到壁厚均匀,外形对称要求,若有几个不加工表面则粗基准应选用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者。
(3)若工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各表面都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艺学老师复习范围加上本人的精心整理总结,当时复习完全只看这个的!考了92分哦!现在洒泪上传造福后代!
有足够余量。
(4)选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滑,不能有飞边、浇口、冒口或其它缺陷,以
使定位准确,夹紧牢靠。
注:粗基准一般只用一次。(因为粗基准一般不能保证重复定位精度,定位误差较大。)
8、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
优点:保证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要求,简化夹具的设计与制造,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典型的例子是轴类零件的加工时所用的中心孔和箱体的一面两销。
(3)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9、生产中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1)从粗到精的阶段划分有利于逐步减小切削用量,逐步修正工件误差,各阶段之间
的时间间隔用于自然时效,有利于使工件逐步消除在粗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充分变形,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得到修正。
(2)划分加工阶段可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3)零件工艺过程中插入了必要的热处理工序,这样工艺过程以热处理工序为界自然
地划分为上述各阶段,各具不同特点和目的。
(4)粗加工后可及时发现毛坯缺陷,及时报废或修补,以免继续精加工而造成浪费。
表面精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损伤。
10、写出淬火钢的外圆、孔、平面加工方法(只需各写一种)。
淬火钢应采用磨削加工;
11、写出有色金属的外圆、孔、平面加工方法(只需各写一种)。
有色金属则磨削困难,一般都采用金刚镗或高速精密车削进行精加工。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艺学老师复习范围加上本人的精心整理总结,当时复习完全只看这个的!考了92分哦!现在洒泪上传造福后代!
第五章 工艺尺寸链
封闭环、增环、减环、最短尺寸链原则
封闭环:在零件的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的尺寸。 增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一组成环增大,封闭环也随之增大,
该组成环即为“增环”,用符号“→”表示。
减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一组成环增大,封闭环却随之减小,
该组成环即为“减环”,用符号“←”表示。
最短尺寸链原则:当封闭环公差确定后,组成环数越多,则每一环的公差就越小,对加工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制造工艺学问答题 机械工艺学 Sky出品(华理的学弟学妹们,膜拜你(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