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红阳煤田煤质分析结果表
煤层编号 孔隙率%
3# 5
7# 8.63
121# 4.2
122# 8.57
13# 6.7
平均 6.62
红阳煤田煤储层内存在两种类型裂隙结构。一种类型是一定的地质时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并切穿煤岩分层的外生裂隙,一般NE向、NWW向二组显现。据林盛矿井下西二采区调查结果,7煤中NE向裂隙发育频度为10条/50cm,NWW向裂隙发育频度为11条/50cm;12煤中NE向裂隙发育频度为11条/50cm,NWW向裂隙发育,频度为23条/50cm。另一种类型是煤化作用过程中,煤中凝胶物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体积收缩内张力作用形成的裂隙,即割理。据林盛矿井下调查表明,12#煤面割理密度为15~17条/5cm,端割理密度为8~10条/5cm,割理密集无充填物,缝宽度一般在0.1~0.2mm以下。
据红阳煤田煤质分析结果,主要可采煤层孔隙度4.20~8.63%,平均为6.62%(见表2),渗透率为0.06~0.17mD,因此该区煤层孔渗性较差。 3.5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封闭性
本区煤层由多韵律非渗透性的致密砂岩、海相泥岩及侏罗系杂色砂砾岩等
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北部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资源量估算
组成盖层,对煤层气气藏起到了较好的封闭遮挡作用,进而保证已形成的煤层气不会逸散。
4 煤层气资源量
4.1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范围
北起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深沟子地堑,南至太子河南2公里,西至永乐乡附近的F3断层,东到灯塔市张台子乡,南北走向长47Km,东西倾斜宽11Km,含煤面积约517Km2。
4.2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相关参数的确定
⑴煤层厚度
据红阳煤田近200口钻孔资料统计:全区可采煤层平均厚度为6.16m。本次统计的煤层可采单层厚度均大于或等于0.7m,小于0.7m的煤层未做统计。
⑵含煤面积和煤层平均容重
该区含煤面积约517Km2,扣除红阳煤田四个矿所占面积99 Km2,剩余含煤面积约418 Km2。根据红阳煤田实测资料,煤层平均容重确定为1.38t/m3。
⑶含气量
根据该区煤层气含量分布情况,结合红阳煤田实际开采中瓦斯抽放资料及瓦斯突出情况,该区煤层平均含气量按16 m3/t。 4.3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依据体积法计算该区煤层气资源量:
G=A H D C
式中:G——煤层气资源量,m3;
A——含煤面积,km2; H——煤层厚度,m; D——煤层平均容重,t/m3; C——煤层含气量,m3/t。
计算结果: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为568×108m3。
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北部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资源量估算
5 结论
(1)该区煤层分布面积大,煤层气资源量较大,具有较大的煤层气开发潜力;
(2)煤层埋深中等,纵向分布零散,煤层单层厚度与总厚度均较小; (3)煤类多,煤变质程度相对较高,含气量较大; (4)煤层含水量极低,孔渗性较差,顶底板封闭性较好。
6 意见及建议
(1)该区红阳煤田钻孔资料较多,但煤田以外区域钻孔资料较少,建议有目的地部署一些探井,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和煤层发育情况,进一步落实煤层气资源量。
(2)加强该区煤心样品的分析测试工作,以便获取更多的煤层水分、灰分、临界解吸压力、含气饱和度等相关参数,为下步该区煤层气的有效开发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3)由于该区煤层含水量极低,基本为干煤层,利用常规的水力压裂、排水采气投产方式很难有效开发该区的煤层气资源。因此建议加强该区煤层气井的钻完井方式以及开采工艺技术研究,选择合理的钻完井方式和开采工艺技术(如空气钻井、CO2泡沫压裂等),有效开发该区煤层气资源。
(4)加强与煤矿的信息交流,掌握煤矿地下开采情况,充分利用煤矿采煤过程中对周围煤储层孔渗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资源和有效低成本开发煤层气资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CZ/T0216-200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2] 孟召平,等.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煤层气资源量计算及可采性分析.北京:北京飞博思能源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20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北部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资源量估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