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27年8月到1929年间,党领导的城市和农村的大小起义近百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受传统的“城市中心论”的影响,那时的起义,无论是在城市发动的,还是在农村举行的,大都是以攻占城市为目标的。毛泽东在1927年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始时也以攻取长沙为目标,结果失败了。由于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有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和八七会议后就有“上山”的考虑,他从实际出发,果断地作出了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怎么才能巩固和发展?这不仅是个尖锐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和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和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注释:
[①] 江泽民:《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载《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4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98页。
[③] 袁文才(1898—1930),又名选三,江西省宁冈县人。1926年入党,曾任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927年7月会同王佐攻打永新县城,从狱中营救出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10月在毛泽东教育下率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二团团长、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团长。1929年1月任红四军参谋长,随军向赣南游击,途中离队返回井冈山。1930年2月在永新县城被错杀。详见《从山寨王到红军团长——袁文才、王佐》一文。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7页。
[⑤] 参见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44页。
[⑥] 参见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361-364页。
[⑦] 中共中央党校编:《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49-51页。
[⑧] 参见陈福今著:《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61-26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先进性教育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灵魂—范(11)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