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诉讼中农民利益维护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涉农案件日益增多,如何审理好该类案件,直接关系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下面谈谈在审理涉农案件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审理涉农案件存在的问题
   1、农民诉讼能力低下。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不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当事人诉讼能力较差,法律、权利、      证据意识淡薄,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庭辩论能力比较欠缺。
  2、涉及部门多,农民维权路艰辛。在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前,绝大多数农民(特别是伪劣农资案件)都找过当地有关部门请求解决问题,某些案件涉及部门多,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互相推诿,口惠而实不至,迟迟不予解决。在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奔波和等待之后,许多农户逐渐失去了信心,最后只得上法院讨说法,而打官司无疑要牵扯上他们大量的精力、财力,一般农民无法承受。但某些案件若未能及时处理,农民就不能获得新的资金来恢复生产,就要承受更严重的损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涉农纠纷案件处理难的问题,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3、取证和鉴定比较困难。由于农民证据意识淡薄,事件发生后他们并不知道收集、保全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待诉讼之时,提供不了关键性证据,事过境迁,调查取证变得相当困难。检测鉴定难也是涉农案件处理过程中一个公认的瓶颈问题。农资产品质量必须经有资质的机构化验才有法律效力,才可作为执法赔偿的依据,且检验费用不菲,许多农民不敢问津。
  4、农民承受能力有限。许多农民经济实力较弱,无钱交纳诉讼费,请不起律师,难以支付高额的律师费、鉴定费;诉讼信心不足,面对复杂、浩瀚的法律和技术上的缺乏,只好知难而退,主动放弃通过诉讼解决纠纷,转而求助其他方式,促使有关案件刑转民,激化了矛盾。
  5、对法官依赖性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对当事人的举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求助于律师,农民单凭自己来完成全部的诉讼行为,不利于法庭顺利审理案件,许多当事人不知道输在何处。长期以来农民发生纠纷时多寄希望于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对政府依赖性较强,不善于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因此,一旦诉讼,他们不知如何举证、辩论,深深依赖法官,希望法官能帮助他们完成诉讼行为,他们理解不了法官的中立、消极地位,认为法官应该采取各种方式积极为他们主持公道。
  6、法律法规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许多地方省市都制定了关于农业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某些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冲突(如河南省的“种子案件”)、地方各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各部门权力交叉、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等,使得执法部门在处理涉农案件时无所适从,不知究竟应以何者为准,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二、应对措施
  1、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处理涉农案件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各部门应本着“执政为民”的宗旨,相互配合、协调,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帮助农民挽回损失,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2、加强诉讼指导。针对农民法律知识欠缺的现状,注重加强诉讼指导,让他们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立案时向当事人送达权利义务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耐心引导当事人举证,使他能积极主动的保全、收集、提供证据,给他们复印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条文,帮助其理解法律。对于涉及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依法合并审理,并引导当事人推选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作为代表人进行诉讼。
  3、依法调查取证。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申请,主动到相关部门及深入农村,了解案件情况,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对于需要通过勘验、鉴定获得的证据,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依法委托鉴定,保证涉农案件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做好调解工作。对涉农案件应注重调解,给当事人讲法律、说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和解,避免矛盾激化,保持社会稳定。特别是对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的土地承包纠纷、农资产品质量纠纷案件,更应注重调解和服判息诉工作,把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之中,促使当事人消除矛盾,确保案件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先进性教育诉讼中农民利益维护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诉讼中农民利益维护遇到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sixiang/xianjin/4560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