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险服务欠位,信誉差距大。人兽保险公司成立多年,全镇没有一个畜牧养殖户问津过畜禽保险,直到目前,畜禽保险全镇还是空白。其原因有“两怕”:一是怕投资,养殖户对保险认识不到位,加之宣传较少,总认为给牲畜保险是笔冤枉投资,养殖户主人认为自己还没上保险,给牲畜保险很不合算,不愿将一些钱“白投资”进去,造成自己资金流动困难。二是怕信誉,保险公司在理赔上有一定程序和手续,社会上又对保险信誉颇有微词,一旦有事养殖户怕理赔困难。何况全镇在养殖保险上还没有一个“敢吃西红柿的人”,于是都在瞻前顾后,随波逐流,不把畜禽保险放在心上。
(三)饲料加工企业空缺,投资差距大。全镇在民营企业发展上,绝大部分把资金投放在冶炼铸造、化工、商业、餐饮等项目上,没有一人投资饲料加工企业,致使农产品加工业包括饲料加工业全镇为零。普通饲料靠自己,精工饲料靠外援是全镇目前养殖户使用饲料的真实处境。由于养殖业规模限制,没能促进加工业的建立,也由于加工业的空白,养殖业规模处在起步状态,两个产业对视的格局,在白白消耗着大好发展时光。本是相互依存依靠的关系,全镇养殖业在不经意中将被市场甩的距离更长。
(四)市场信息不灵,胆略差距大。养殖业靠市场炒火,靠市场耍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信息吃不准,抓不住很是常见,尽管养一头猪4—6个月就可出栏,就在这样的周期上,他们只知在乎市场,对市场听之任之,很少在乎信息,所以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大有如履薄冰之感,壮大养殖规模怕市场价格滑坡赔钱,缩小养殖规模怕市场价格上涨后悔,对此,总是几经思想斗争后他们一般宁愿选择后悔。如:今年春季毛猪每市斤2.6 元,出售一头120市斤的猪仅挣312元,如除去300元的饲料费,仅挣12元,而且还没将工夫除外。而秋季每市斤毛猪上涨到3.6 元左右,出栏一头120市斤的猪可挣到432元,除去饲料费用可挣132元左右。所以,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利益,信息失准,不知是该继续发展,还是停滞不进,显得无所适从。
(五)畜牧队伍不稳,服务差距大。畜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二靠”,一是靠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全镇所有的畜牧养殖户没有一户有大中专学校毕业的专业管理人员,他们学到的一点科技喂养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当地畜牧技术人员直接传授,是当地的畜牧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提高了养殖技能,逐步走上了成熟;二是靠畜牧人员防疫治病。养殖户的畜禽一旦有病离不开当地畜牧人员治疗,他们是养殖户的依靠,是养殖户不可缺少的主心骨。因此说没有一支稳定畜牧技术队伍,很难保证养殖业发展。但长期以来畜牧人员过低待遇(每月仅260元生活费)使他们无心留在畜牧队伍中,更无心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养殖户畜禽出现病情,做不到第一时间到场,有的甚至推诿扯皮找理由放弃到场帮养殖户解决燃眉之急。目前当地畜牧站在册的有12名畜牧人员,而超过55岁的就有6名,上过中专学校的有3名,有8名在畜牧队伍中干了20年以上,他们的待遇勉强在温饱线徘徊。他们是上有老下有小,家有责任田的顶梁柱,过低待遇从客观上讲与他们的责任和工作是不成比例的,不能不去考虑畜牧人员切身感受。
三、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要让养殖业成为撬动农业调产的中轴产业,提升农业调产质量,是促进农民增收一大举措,但要使这一举措落在实处,扩大收获,单靠决策不行,抓而不紧不行,需要从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发展,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引导有养殖积极性的农民,发展和完善双层经营机制以及拓宽发展新路子。
(一)创办小区,构筑规模养殖平台。发展规模养殖业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场地。全镇各村的养殖业比较分散,有的在自家旁边闲散地上。有的干脆在自家旧院落,因受场地限制难以形成规模,同时人畜共存严重地污染环境。二是水电。因养殖规模小,依然采用传统方法,无需专门水电。三是资金。规模养殖,是一项资金集约的产业,需要予以必要资金的扶持。否则,其发展必然受阻。四是疫病防治。发展规模养殖,畜禽群体大,分散防病办法远不适应,需要配套统防统治新技术。这四个问题单靠家庭这一层是无法克服和解决的。因此,镇村两级要强化统一服务职能,着力办好规模养殖中一家一户无法办成和难以办好的事情,我们要以“四统两分”的办法给予支持,即:以村统一规划小区,统一圈舍设计,统一供水供电,统一疫病防治,实行分户建设和分户经营。该办法我镇玉泉村已经实施开来,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农问题抓畜牧养殖 促农业调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