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农民现阶段的迫切需求中找准切入点
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象部门在当地农工部的支持下,组织了大范围、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气象服务来保障,特别是干旱、洪涝、暴雨型地质灾害、雷电灾害、大风冰雹等预报是农民最迫切的需求;还有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气象部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副产品销售、病虫防治等提供针对性强、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和信息服务,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等。这些无疑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最好的切入点。
二、抓好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
多年来,气象部门在为“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气象信息常常不能及时传到农民手中,信息的传递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满足不了农村防灾减灾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三是气象服务产品的适用性、针对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有差距,缺乏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气象服务等。一句话,就是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气象部门必须着力加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
1、加快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的建设速度
中小尺度气象灾害具有范围小、时间短、突发性强等特点,其灾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有绝大部分比重,而当前气象监测站网远远不能满足对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要求。去年和今年,赣州市政府连续两年下发专门文件,具体部署“全市中小尺度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网”建设。目前已建设四要素自动气象站62个,两要素站10个,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的建设,为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提供可靠资料,从而为农业生产、农村稳定和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气象保障。继续采取以地方财政为主体、部门支持、社会(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对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的投资建设力度。在网站的布局上,首先要实现每个乡镇都建有加密自动气象站,优先完善赣州东北部、西部、南部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区的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建设。另外,在雷电灾害多发区要建设大气电场监测站,在干旱区建设土壤墒情监测站。通过3-4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布局合理的赣州市中小尺度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网。
2、着力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建设
准确率是气象预测预报的核心,做准预测预报是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的前提。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特别要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准确率,这事关粮食生产安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的稳定。一要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预报工具、方法和预报员经验的气象预报业务平台。重点开展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逐步实现气象预报在时、空上的无缝隙、精细化要求。二要加强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短时强降水等气象灾害预报技术的研究,完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系统。三要加强对重大灾害性天气、重要农事季节关键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建立完善乡镇预报业务系统。四要开发并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分析、评价业务服务系统;五要建立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3、不断丰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农问题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点”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