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油蔬茶果产业。稳定和发展油料基地210万亩,蔬菜基地100万亩。茶叶和水果基地67万亩,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产业。
为了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市、县有关部门和县、乡两级政府均制定了相关的产业规划和工作方案,目前五大产业建设正在顺利推进。
实施项目带动,壮大产业规模
在农业产业化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通过一个一个项目的引进和落实,来做大产业规模,带动产业升级。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重点放在龙头企业和基地两个方面。
一方面抓龙头企业。在打造五大产业链时,我们按照“一个产业抓一两个核心企业”的思路,要求市县主要领导都要出面抓上千万上亿的大项目,全力扶优扶强,打造一批核心企业,提高产业支撑力。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140个。
另一方面抓资源建设。这些年我们在农业产业资源培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为了培育林纸资源,我们把植树造林作为一把手工程,从2003年开始,全市每年造林100万亩。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明晰产权、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办法,培养和引进了一批经营大户。全市种粮100亩以上的大户有1305户,其中18户种粮大户受到农业部的表彰;造林1000亩以上的大户有66户,最大的户造林12万亩;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有13600户。
实施项目带动,关键是招商引资。近几年来,我们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内资外资一齐引、大小项目一齐招、政府投资民间投资银行投资一齐争,大项目着重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小项目着重吸纳民间投资。2004年以来,全市共引进项目552个,引资178亿元,其中农产业化项目99个,引资20.7亿元,一批项目已建成投产。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近些年来,我们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0个,入社会员16.2万人,带动农户37.8万户,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近20万人,拥有固定资产39.6亿元。
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市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较强、内部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1000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100家。在具体措施上,我们主要抓了三条。一是积极扶持。市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不限所有制形式、不限行政区划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市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以奖代投;在全市建立了专业合作组织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并在税收、国土、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是典型示范。全市17个市级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102个县级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都有市县领导联系办点。同时,把供销系统体制改革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结合起来,鼓励供销系统干职工领办专业合作社100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合作社4个,带动了其他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三是规范管理。坚持“边发展,边指导,边完善”,明确市县农办、经管部门对专业合作组织从组织机构、章程制度、运行机制、利益联结等方面加强指导。目前全市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都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了对农户的吸引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做好“三篇文章”(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