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下一页
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发生在新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这些革命性变化,那么以下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一是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就像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的那样,真理都是相对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我们就应当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这样的理解,即: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当劳动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时候,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是极其正确的;当社会生产力取得进步,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取代劳动与货币资本而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时,我们就不应当再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
二是随着资本要素被知识要素所取代,我们应当预见到资本主义的非资本主义化发展。这一点,在当今美国新经济产业部门的表现最为明显。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被货币资本家所垄断的企业所有权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拥有知识和信息知识的“知本家”(即拥有技术专利的企业创业者和拥有信息的基金管理人)所分享。如果新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要求社会经济制度的非资本主义化,那么,我们就应当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这里,最重要的是所有权决不能被资本所独占,而是应当被其他要素的所有者分享。
三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把教育部门和科技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部门来对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对现有的所有权制度加以改革,通过知识参股等方式,给予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知识创新的所有权激励。
先进文化应具有三大特征
先进文化应当能够促进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兼容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和综合前人优秀思想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还必须具有包括学术自由、科学精神和知识产权等要素在内的发展机制。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化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文化发展是通过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替代来实现的。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能算是先进文化呢?对此,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界定:
第一,任何时代的先进文化都应当能够促进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在欧洲国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不开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崛起和市民社会的产生,于是便有了自由企业、自由劳动、自由交换。
最初的资本主义是混乱的和贪婪的。这种局面的出现,显然是与社会缺乏理性有关。面对这种状况,欧洲的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呼吁社会理性,从而完成了最初的思想启蒙。
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占据主导地位,就在于适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的文化,就必须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革后,主动地调整文化意识形态,或者在预见到社会经济基础的未来发展趋向后,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基础朝着这一方向演进。
第二,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兼容性。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和综合前人优秀思想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扬弃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而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全面梳理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借助于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建立起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从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具有兼容性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三个代表“三个代表”:应对时代转型的战略思想(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