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位于日月乡南端,海拔3540米,是农业区与牧业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分界线,在地理位置上及其重要。日月山还因美丽的历史传说而文明,公元641年,唐王李世民将女儿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跟松赞干布成婚,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一路西行,行至赤岭(今日月山)时因思念家乡,拿出日月宝镜,看见了长安的家乡和父母,顿时泪流成河,不忍伤感,仍下日月宝镜,她的泪水化作一条向西而流的河流,故称倒淌河,日月宝镜变成了青海湖,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公主在此修建了日月亭,以示汉藏和亲。
日月山,以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历史文化典故而被世界公认为名山、名景,日月山是世界名山,景是中华名景,每年前来观光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宁被誉为“中国夏都”后,青海的知名度提高了,前来青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凡到青海的游客必到青海湖,而日月山又是青海湖旅游线上的必经之路,由碧水、蓝天、白云、绿地构成的日月山景观更是吸引游客,近几年,每年到这里旅游的人达三十万人之多,每年的门票收入就达四十万,景区内商铺林立,热闹繁华。每年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达一百多万元。但由于在这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无特色纪念品影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日月山景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截止2005年底,在日月山景区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各类商户达110家,其中,买旅游纪念品的有88家,出租牦牛照相的有13家,租藏服的有15家,此外,还有买酸奶、买蘑菇等小商小贩十几个,形成了以日月亭为中心的旅游商业区,但由于疏于管理,日月山景区的商业活动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摊点设置混乱,有碍于景区的形象。
在日月山景区从事商业活动的多数是日月乡兔尔台的村民,此外还有哈城、莫多吉和外乡的人员,但每个摊位都没有固定的房屋做商铺,都是在公路两侧和日亭周围占道经营,成为马路市场,这一方面影响景区的治安和形象,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道路交通,车辆拼接之事时有发生。
2、管理主体不明,被管理者我行我素
日月山景区的管理单位是湟源县旅游局,业主单位是湟源县旅游县局下属的日月山公司。但对各体商户没有核营业执照,也无税登记证,平时的管理上由日月山工商所维技,发生纠纷矛盾时又让乡政府和乡派出处所出面,因此形成了对个体商户的人人管理,但从却管理不好的现象。
3、价格参差不齐,买卖不公平现象突出。
在日月山景区,出售的旅游纪念品大多数是从西宁商品批发市场批出来的小商品每件商品在不同的摊位上有不同的价格刀无明码且之间的差距较大,几角钱批发的商品最少买到二、三元,最高可买到十元,价差较大。蒙客、牵客现象的时有发生。
4、缺乏行业组织,经营者之间矛盾不断。
在日月山景区内,从不同商业活动的商户之间矛盾时有发生,有时这种矛盾表现为不同村民之间的纠纷,有时表现为不同类型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有时表现为同一经营类型之间的矛盾,但归根到底是各经营户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冲突。因无行业组织,行业内各经营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不同行业经营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
5、旅游纪念品千简一律,没有当地的特色。
在经营旅游纪念品的88个摊位上一相互之间的商品品种上相似,与其他地区的出售的纪念品相似,如一些佛珠、手镯、牛骨梳子等,根本没有日月山的特色,在日月山能买到的纪念品在塔尔寺、151青海湖,甚至在西宁同样能买到,没有体现出日月山特殊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
二、发展日月山旅游产业的思路。
1、突出地域特色,挖掘人文文化。
日月山以独特风光和湟源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所以,对日月山景区的开发注重自然景观的展示,和历史文化的挖掘,应减少或避免人造景物,在尽量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以增加日月山重要的历史沉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企业文化发展日月山旅游业的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