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文化不可“照搬”
企业文化没有姓“社”与姓“资”之分,但也没有统一的、同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别。企业文化没有姓氏之分,是因为企业不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阶级概念;企业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别,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经济范畴,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的划分,企业文化亦有先进和落后的说法,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提法。先进的、优秀的、科学的企业文化可以借鉴,可以吸收,可以转换,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创造,创新,但不可“照搬”,不可采取“拿来主义”。不同的企业基于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经营理念等,不可能将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克隆”成功。每个企业都应塑造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大庆油田有“大庆精神”,小天鹅有“忧患意识”,不同企业千差万别,甲企业无法将乙企业的企业文化“异地”植活。企业唯有扎扎实实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成功没有重复。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沉积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产儿,企业文化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1938年哈佛大学的切斯特·巴纳德写了《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一书,书中强调办好企业的关键是价值观念问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特别是管理者在发挥人的积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10年之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认为企业组织注入价值观念以后即成了机构,搞得好的机构有“鉴别力”(其特定公司的擅长而为其他大多数公司所不能)。巴纳德和塞尔兹尼克的思想被美国管理专家认同为企业文化的初始内涵,并为企业文化概念的问世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比较管理———组织文化的展望》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文化现象; 1979年彼梯格尔在《论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中正式揭示了企业文化;同年沃格尔在《日本第一,美国要吸取教训》一书中,将企业文化列为中心课题;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1982年出版的《寻求优势》一书中强调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至此,企业文化的理论基本形成。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概念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沉积。
企业文化像水一样处于流动之中,企业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不断创新的过程,既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不变的公式来套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丰富多彩的,总是优秀文化的不断沉淀、不断积累。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总有一个历史优秀文化、企业历史优秀文化的积累。
企业文化作为差异化战略、企业特色战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文化,是从企业间企业文化的区别讲的,指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同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的文化,是从企业内部讲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可分为企业主的文化与企业群体的文化两个方面,当企业主的文化与企业群体的文化认同时, 两者构成企业文化;当企业主的文化与企业群体的文化产生差异甚至对立时,企业群体的文化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内某一个体、某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精神现象,是企业每个员工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共同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和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基本信仰。有人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是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的文化,它渗透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时期。
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共有的行为哲学,核心是企业群体的价值观,它既有物质载体(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又有精神内容(包括精神现象,如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传统习惯、作风礼仪等;也包括精神本质,如尊重人,以人为本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三大特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