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思想(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为此,我们把培养大学生技术员的时间压缩,提前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第三年就能独当一面。这样,到第六年有的人产生离开的想法时,他们已经在车间当了三四年的顶梁柱。同时,我们要注重层次,重要岗位以相隔三年进厂的大学生做后备。前者刚走,后者已经过三年的实践锻炼能够迅速地顶上来。所以,大学生技术员的出走对我们的冲击不会太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频繁的大学生流动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客观上也使新进厂的大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压力。
2、工人技师骨干队伍
除了安全供电和维护自动化生产线以外,电气车间的另一项工作是传统的设备维修和安装。这些工作需要具有扎实的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和高级工承担。目前,电气车间有工人技师2人。他们工作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很高,深得领导和职工们的信任。今年,我们要再培养3人,使车间工人技师达到5人。高级工达到16人。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就形成了另一个骨干队伍。这支队伍相对稳定,不会有流失现象,是车间大检修、抢修大型设备所依靠的中坚骨干力量。
建设好这两支队伍,就形成了两个拳头,我们完成车间承担的生产任务就有了保证。
基于上述两个想法,联系到大学生刚到车间缺乏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实践锻炼,短时难以承担重任,普遍存在需适应环境,进一步充实、丰富自身,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工人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悉新设备的问题。结合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以下学习方法和途径。
1、重视专业技术学习。新技术新设备在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日新月异,有一项研究表明:毕业7年后的大学生仅有四分之一的知识还用得上,用人制度的改革也流失了很大一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所以,学习电气专业技术,把握新技术、新设备的性能尤为重要。目前在电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广泛应用的综合保护、PLC和变频器都是核心部分,我们要求大学生技术员必须在两年内熟练掌握,做到“四懂四会”。值班工人也要懂性能会操作。
2、在实践中学习,演绎推理,举一反三。电气运行维修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种。技术干部和电工即使具有很高的电气理论水平,如果不能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终究干也不好这项工作。对这一点,刚到车间的大学生们深有体会。如何迅速迈过这个门槛,是大学生技术员成长的关键因素。在车间的技术学习和培训中,我们强调交流、总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解决一项技术难题,处理完一项生产故障,班组都要组织分析和讨论会,大家要谈想法、谈感受。技术员要建立工作笔记,记录每一项故障的现象、分析思路、处理过程,定期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强调向他人学习,不分年龄、职称互相学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学生要放下架子,勇于向工人师傅学习,感受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人师傅也要不耻下问,向青年学生学习数字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从而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
3、重视综合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属于广阔认知的范畴。车间领导和管理干部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还应加强管理知识、人文知识、文学修养、高流通性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在我们这个现代化化工企业里,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开放、包容、交流、沟通,无止境地吸收、消化与传播……这些特质里面有重要和深厚的内涵!它们都是“高流通性”的标志,是在不断地学习与交流基础上实现的自我超越。我们提倡职工在八小时以外,休闲之余,多读几本书。特别提出一年至少读一本文学名著!
读政治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书,以养才华;读知识性书,以陶冶情操。
4、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学习又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不能奢想毕其功于一役。创建学习型企业,其实就是创造人才宝库。人才的宝贵在于他拥有的知识的宝贵,成才之道即学习之道。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才。只有拥有不断学习的心态和能力,才能使自己始终站在人才的行列中。在职业场上,比的不仅是现在的办事效率,还有将这种效率保持下去的能力。在一个“学习的年代”,企业职工中谁的学习能力强、速度快,谁就会成为赢家。这已经在目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企业文化车间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思想(2)在线全文阅读。
车间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思想(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