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前我国大量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前实行的,很多方法和目前的现代化趋势不匹配.目前多数企业逐渐开始向现代化和自动化转变,因此工序质量也应当逐渐向自动化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很好的进行这种改革.想要进行良好的质量管理,必须要建立在全面的信息基础上.根据现代自动化的制造大环境,适时制造环境是对目前变化快、库存低的生产过程的有效途径,能够缩短质量体系和产品之间的反馈时间.通过自动化检测的方式,能够有效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并能建立快速的反馈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3].
3.1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信息收集
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信息来观测产品的质量起伏情况,将优质产品、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区分开,并将不合格产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在某个时间段中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统一分析,对于废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因素,并进行改善,保证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影响,更好的完善产品的生产过程.
3.2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功能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功能分为五个部分:数据收集、信息处理、文件检索、输出功能、风险控制.
数据收集中包括多个流程:参数输入、采样、数据检验等等.进行最基础的数据收集工作;信息处理功能中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监控生产流程,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鉴定;文件检索通过工序代码、生产编号对信息进行定义,对信息进行分类.为查阅提供的便捷,提高工序质量控制的自动化程度;结果输出由图形显示、质量信息、生产信息和打印功能组成,在信息分析处理后,对信息实行输出处理;风险控制由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以上功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和生产过程进行比对,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即时报警,并对相应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行生产上的调整.
4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优势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序质量控制系统有着多种功能,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多项流程进行总体监控,和传统的工序质量控制方法相比,使用计算机技术有着多重优势.
首先,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企业大大减少了成本,符合目前我国企业现状;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系统反馈等功能集于一体,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效率;计算机系统除了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管理使用,还通过多变异分析法、自适应过滤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结合,保证系统的兼容性,为系统未来的开发留下拓展空间;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情况节约成本;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在预防上,有效减少了企业的损失;系统对于生产过程的改善是在整个系统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某个生产环节上,更具备全面性;系统的检验方式使用的是实时检验,有别于传统的事后检验方式,检验效率更高,并且能迅速实行反馈[4].
5 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逐渐开始向自动化发展,工序质量进入自动化控制也是必然发展趋势.通过计算机技术,能有效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促进我国企业自动化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工序控制管理的计算机实现方法研究[A].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7.
(2)杨俊涛,史春景,郝永平.基于Web服务的数字化车间质量控制系统[J].工具技术,2015(03):91-95.
(3)杜岩.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的系统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6):78.
(4)演鑫,蔡晋辉,蒋庆,姚燕.嵌入式智能工序质量控制终端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07):108-1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