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需求驱动型”设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王 峰,王 浩,牛 磊

(阜阳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若干弊端,本文从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以需求为导向,与公司企业深度融合,依托实习实训基地”的“2+1+1”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培养素质全面、理论知识扎实的IT人才,多年的实践说明:该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需求驱动;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35-03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No.2014zdjy083);阜阳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c程序设计)

1 引言

计算机在当今各个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此同时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高校每年为IT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IT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因素,尽管计算机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却由于实践能力不足导致不能满足企业的大量实际需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新进人员能够尽快上岗并且能立即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怎样能减小在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之间产生的这种差距,使学生能从学校自然而然到企业就业,已经成为目前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如何培养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是否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以前的传统教学是层次递进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时往往是面向局部的,这很一来学生学习到的仅仅是若干个知识点,而不是一个完整知识面.如果学生不能从事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就容易导致所学的知识点使孤立的,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层次递进式教学注重的是若干个局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如果只注重对某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而没有经历过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就无法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也会无意识的产生“知识无用论”的情绪,这种思想会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师在主要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实践项目的参与,或者由于缺乏实践机会,自身也面临项目实践的迫切需求,这也是国家提出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根本目的.

(4)教学模式单一化.当前大部分课堂教学依然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制约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讲课依然主要采用面授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很难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2],当然也就很难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领会以及融会贯通,从而缺少主动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上述的弊端,结合计算机专业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了“2+1+1”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3].该“2+1+1”培养方案(在四年本科学习中,前两年学习基础理论为主,第三年以专业内容学习为主,最后1年全部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提倡以能力为根本,培养素质全面、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实践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项目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进入实际操作过程,当然这些项目的选择要谨慎,可以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实习实训单位提供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中选取.同时,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项目开发经历从而累积项目实战经验,在不断的项目磨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其逐渐成为社会尤其是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2.1 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就是要注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要,以最终学生能顺利就业为目标.对于本科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来说,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注重对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是拿到实际问题以后能够对其进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分析;另外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用数学模型将其抽象出来,用数学模型准确地将实际问题表达出来进而求解.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能用本专业的软件工程方法将实际问题解决并开发出来.

在该“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始终将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将课程建设贯穿其中,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尤其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教学和实践内容要科学的设计和论证.

2.3 以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

社会的发展迫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谓人才就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企业来说,过硬的技术是员工必须首先要必须具备的,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团结精神也是作为不可或缺的.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沟通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指导等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3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宗旨就是应用,所以能实际应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归宿,计算机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即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的系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知识、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

计算机专业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课程知识:离散数学、电子技术基础及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

素质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精神品质与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学生的素质较高,就可以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更加积极的发挥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知识和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以企业软件项目设计为主,所以这就涉及在关键开发过程中与客户以及队员的沟通问题,因此与他人交流、协作、人际交往以及项目管理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需求驱动型”设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线全文阅读。

“需求驱动型”设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suanji/12247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