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garasu在2014年在其研究中提出了面向教师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编制出了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Teacher Computer Self Efficacy Scale),该量表涵盖了教师职业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常用的6大类计算机操作机能: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Word操作技能、Excel操作技能、PPT展示操作技能、因特网操作技能、教师计算机使用技能,每一类技能包含11个题项目,共66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该量表针对专门职业进行编制,为今后其他不同职业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研究提供了借鉴[10].
这个阶段的研究在继承关注学习者主观体验阶段的研究理念的同时,开始对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内涵进行不断扩展,同时将测量工具的研究深化到了专门针对商业专业人群、成年人、教师职业等特定人群的测量.
2.4 国内关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李宏利在2004年对国外的自我效能感(Computer Self-efficacy, CSE)研究进展和CSE对计算机操作的重要影响进行了综述,该文章希望通过对国外研究的综述,为国内研究者展开对CSE心理学研究提供启示.文中探讨了CSE的分类问题,在原有CSE分类(一般CSE与特殊CSE)基础上,提出了软件CSE与硬件CSE,最后讨论了影响CSE的各个变量以及这些变量间的关系[2].
王靖在2010年编制出了国内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作者在对1986-2006年间CSE研究历程的梳理和分析中,延续Compeau D等人的研究理念,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将CSE划分为三个维度:幅度(magnitude)、强度(strength)和普遍度(generalizability),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题项.经过3稿的修改,最终形成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3个维度,16个题项,釆用里克特5点量表计分[11].
张中科在2012年编制出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软件自我效能感问卷,将CSE的研究内涵扩展到了应用软件,而不止是局限于原有的硬件、网络、特定人群等等.该问卷包含3个维度:控制效能、操作效能和学习效能,总共24个题项,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计分[12].
其他国内研究者对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衷克定在2007年采用Barbeite 2004年的CSE问卷做了针对国内在校大学生特性的修正,并对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13];陈秋珠在2012年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了初步编制[14];孙先洪在2013年在研究中采用Albion 2001年和Mills 2003年的CSE问卷做了针对高校教师进的改编和信效度检验等[15].
国内近几年已经有不少关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测量的相关研究,但是主要集中于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研究前较窄,研究也不够深入.
3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看,国外关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测量的研究已有了2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三个研究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有了较成熟的量表其中包括许多针对特定人群的量表,但在国内文化背景下不并不一定适用.国内尽管对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近几年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目前研究对象单一,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并且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测量工具.因此对于国内的研究者们来说,未来应该对国外成熟的量表进行更多的本土化研究,或者在自我效能感理论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同时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和人群带来深远影响的背景下,未来研究者们应该开发出符合时代背景发展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例如在社会在入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发移动设备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探究移动设备自我效能感的心理结构,以及与传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差异;老龄化趋势日趋加速的国情下,开发针对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和帮助计算机老年学员等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Compeau D. Computer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 MIS quarterly[J].1995,19(2):189–212.
〔2〕李宏利.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61–566.
〔3〕Kher H V., Downey JP, Monk E.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computer self-efficacy change trajectories during trai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29(4):1816–1824.
〔4〕Murphy C a., Coover D, Owen S V.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J]. 1989,49(4):893–899.
〔5〕Harrison AW, Rainer RK. An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 structures and concurrent validities for the computer attitude scale, the computer anxiety rating scale, and the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2,52(3):735–745.
〔6〕Laganà L. Enhancing the Attitudes and Self-Efficacy of Older Adults Toward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J].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008,34(9):831–843.
〔7〕Kuo F Y, Hsu M H.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thical computer self-efficacy measure: The case of softlift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1, 32(4): 299-315.
〔8〕Stephens P. Computer Self Efficacy Scale: Accseement of The Computer Literacy of Incoming Business Students[J]. 2006,34(1):29–46.
〔9〕Brown J. Developing and Using a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 for Adults[C]. In: 24th Annual 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 Learning. 2008:1–5.
〔10〕Thangarasu S, De Paul SV.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eacher Computer Self Efficacy Scale[J].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4,19(1):33–39.
〔11〕王靖.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开发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2):90–97.
〔12〕张中科.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软件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3〕衷克定.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理论探讨,2007,5(169).
〔14〕陈秋珠.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小学电教,2012,(11):103–1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关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测量的研究综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