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分析一下,如图所示,(1)图中,相邻的8个点都是依附与中心点的,也就是中心点是一个内部点,所以,要是内部点删除了,骨架就会架空了,所以,这点不能够删除。(2)对于的点也不能够删除,原理和(1)是一样的;(3)可以删除,因为它不是骨架;(4)不能够删除,否则原来连接的就会断掉了;(5)可以删除,因为也不是骨架;(6)不能够删除,因为它关系到直线的端点,删除以后,线就不完整了。
所以,总结出来以后,就有以下这样的因素了:内部点不能够删除,孤立点不能够删除,直线端点不能够删除,另外对于某个边界点,如果去掉以后,连通分量没有增加,则该点也可以删除。
由于计算机很难处理空间的判断问题,所以,现在把一个点的相邻点所出现的所有几率都列举出来,并从中标识出哪些情况可以删除,哪些情况不能够删除,这样,计算机在处理的时候好比就有了一个参照,所以,程序中要先制作出这样的一个表,在表中,列举出可能出现的情况最多就是256种,这里设置一个数组记录下来。在表中,如果某个元素是0,就不能够删除,如果是1,表示可以删除掉。
这个表出来以后,计算机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了,每次的处理就可以一行一行的把整个图像扫描一遍,对于每一个点(不包括边界点),先计算机出它在表中的索引,找到以后,发现是0的,就保留下来,如果是1,表示可以删除,如果本次扫描没有一个点被删除,则循环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骨架点了,如果有点被删除,则进行下一轮的新的扫描,如果反复,直到没有点被删除为止。
其中细化处理的过程具体算法如下:
(1)生成边界:假如一个被标志的点的四周有任何一个点未标志,则此点就是边界点,也可以使用八方向进行判断,就是假如一个被标志的点的八方向邻接点有任何一个未标志,则此点是边界点。
(2)如果被标志的点的连通区域中有任何一个非边界点(被标志了但是不是边界点),则去掉边界(相当于细化),否则将所有的边界点,也就是整个的连通区域标志为临时中心点。
(3)重复(1)(2)两个步骤,直到所有的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为了取得最终的中心点,还需要对所有被标志为临时中心点并且连通的像素取坐标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最终中心点。
对于圆形或者接近圆形的椭圆来说,一次的细化则半径就减去1,因此根据细化的次数就可以得到半径的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商场现代化管理中员工胸牌自动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