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新网络为群内企业提供了集体学习机制
创新网络为群内创新主体提供了一种互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渠道,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知识溢出效应获得个体难以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交互式地沟通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和默契感。而隐性知识对于集群的重要程度往往高于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学习更能反应创新的成效。
3、创新网络降低了企业参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创新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研发周期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而创新网络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且企业可以利用内部网络广泛的技术基础迅速开展创新活动,从而降低企业参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三、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
高技术产业集群是指由高技术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相关机构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从而形成的产业体系健全且具灵活性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集群通常围绕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周围形成,是充满创新活动的有机体。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该集群内部的成员企业一般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高技术企业。除此之外,网络中的行为主体一般还包括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服务供应商、政府部门等。
高技术产业集群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1、空间集聚性
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和知识的要求较高,其产品技术复杂、生命周期短、具有高附加值、研究开发费高等特点决定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具有明确的区位指向性,一般趋向聚集于基础设施发达、智力资源密集、信息灵通、良好的生活环境、交通通讯便利的地区。
2、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最根本特征,任何产业集群都存在这一现象,它来自非正式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溢出、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社会文化约束等。产业集群的经济外部性特征使处于集群内部的企业比处于集群外部的企业享受更多的利益,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还包括人才的外部效应,知识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载体就是人才,聚集便于高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和信息。大学、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同时人员之间的流动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增加了不同企业人员之间信息、技术、经验交流的机会。另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风险资本和资本运营环境,由此造成金融服务业的聚集,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内部成员关联性
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构成了具有稳定技术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联系。这两种联系都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使企业在创新中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创新的技术实现周期和市场实现周期,减少创新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
4、根植性
根植性亦称为社会文化特征。集群内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经济主体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所产生的相互信任、理解和合作的创新氛围,可以促进知识的流通和扩散,进行协同创新。
按照Hakansson(1987)的观点,任何一个网络都包含三个基本变量:行为主体、资源以及活动的发生。在集群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构成了网络的节点,包括集群中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集群中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资金资产、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而知识资源是各种资源的基础。集群的活动主要是集群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节点之间的联结,既包括正式的网络联结,如企业在垂直产业链上与供应商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交换,与客户的产品、服务等的交易活动,在水平层面上与研究机构、大学共同开发项目,与政府、金融机构的合作等,也包括非正式的活动,如基于私人关系的一些聚会活动、交流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