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由于连读产生的谐音。如:酱紫(这样子)、表(不要)等。
3.2.3.5由于外来词的汉字注音产生的谐音。如:酷或裤(cool,引申为有型、时尚)、卡哇伊(かわいい)等。
3.3借词(Loanwords)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语种在规范语言范畴内相互渗透。网络是一个无国界的媒介,各语种在这里的相互影响更大。由此出现的一系列用于网络交际的外来词丰富了汉语网络语言。
这些借词有些来源于日文汉字,有的则来自日本动漫、电影及其港台翻译版。例如:御姐(日语词汇,指年龄25岁以上,身高165以上,身材丰满、性格强硬的女性)、恶趣味(同上,指与众不同的喜好)、废柴(港版漫画用语,指没用的人)、收声(同上,指闭嘴)等。
此类词汇当中还有一些具有引申义,例如:残念(日语词汇,原指可惜之意,引申为“碎碎念”)、萝莉(源于俄国文学家VladimirNabokov的小说《Lolita》,后被引入日本动漫,指长相可爱、容易激发人们保护欲的小女孩,与御姐相对)、王道(源于中国儒学“以德服人”,和霸道相对;后在日语中引申为权威、真理等义,进而通过网络影响汉语中该词含义,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文化的反刍现象)等。
3.4颜文字(Emoticons)
颜文字是ASCII Art(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rt)的一部分。由于网络交际不同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网络用户并不能通过文字直观表现自己的表情动作,因此,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用符号、字母和数字组合来构成表情和动作的字符集合体。这一类的字符集合体虽不能算语言词汇,但却具备了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在此将它单独列出作为网络词汇的一种。日本人将这类字符集合体称为颜文字,非常形象。
网络象形词源于美国。电脑发展初期,电脑使用者常用标点及字母组合出一些简单的面部图案,因此被称为emoticon,即emotion icon。如:∶-)笑容、∶-p吐舌头等。由于迁就英语字式,因此都是向左倒的不完整表情。
真正将颜文字发扬光大的是日本网民,他们利用ASCII码创造了更多生动的日式颜文字。伴随网络,这些颜文字逐步影响到中国网络词汇。目前搜狗汉字输入法当中也收录了许多颜文字,如:o(∩_∩)o(开心)、%>_<%(哭)等。 除利用ASCII码创造的颜文字外,还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式颜文字。
A.orz:颜文字中少见的纯单词组合,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着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动作,虽然简单却很传神。
B.囧:发音为jiǒng,原为汉字,意为光明,因为像一个人耷拉眉毛张着嘴,所以用来表达悲伤、无奈或尴尬。
3.5拟声词(Onomatopoeic Words)
拟声词的存在是由网络语言的口语化决定的,它使网络交际增添了色彩。如:哇啦哇啦(唠叨个没完)、mua(亲吻)等。
3.6生造词(Coining Words)
当今中国网民主体多为80后,追求标新立异的他们针对当今热点创造了许多新词。这些生造词具有即时性、创新性及易逝性的特征。如:红客(爱国的中国黑客)、黑旺财(源自晋江,旺财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条狗;黑犬,即“默”)等。当然也有一些生造词,因其所指事物生命力强大,而融入到了规范语言词汇当中。如:博客、闪人等。
3.7换喻词(Metonymic Words)
这是中国网民创新能力不容小觑的另一体现,即将传统词汇赋予新含义。这类词汇大多也具有易逝性的特征,如:曾经在超女期间热极一时的“玉米”、“凉粉”、“盒饭”现在则鲜有提及。有一些则存在至今。如:沙发、潜水等。
4.网络语言词汇的发展前景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亦如此,因此网络语言的兴起是必然的。许多人质疑:网络语言冲击、解构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会不会使得规范语言逐渐被网络语言这种“尚未成熟的语言”影响,而失去规范性。一种生命力强大的规范语言应有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不仅不会触及规范语言的根本,反而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浅析中国网络词汇的类型(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