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高校电视 网络化 传播
论文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媒体凭借其传递信息量大、传输质量高、视听效果好等优势占据了我国教育领域主流传播媒体的位置,高校电视台也随之兴起。但近年来随着快速、便捷、信息量大、双向互动、直观形象的网络多媒体传播技术的迅速崛起和广泛普及,教育电视尤其是高校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高校电视的生存与发展成为高校教育电视工作者亟待研究和面对的问题。
1 网络时代的高校电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媒体实现了媒介自身功能的扩展,由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宣传工具扩展到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远程教育等领域。高校电视台在解决我国当时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以及为我国的社会文化普及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大规模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而,我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远程电视教育传输与收视网络,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了蓬勃发展。它的兴起与繁荣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的格局,由此对高校电视台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其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传播环境下,电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发展将是高校电视台未来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和电视媒介的融合以及高校电视传输的网络化,并没有构成高校电视的发展危机,而是高校电视在网络时代发展的拓展和延伸。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电视制作与传播提供了更先进、更广阔的表现手段,使高校电视的传播功能更为强大和快捷。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与教育电视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拓展高校电视制作与传播的领域,改进、扩展和丰富高校电视的传播功能,使高校电视的参与性更加广泛,使高校电视资源更好地实现共享,使高校电视节目更加人性化、互动化,使其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教育信息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作为高校传统传播主力的闭路电视,在网络传媒的挑战和推动下,实现了与网络传媒的整合,必将会呈现出全新的传播态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2 网络化传播对高校电视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电视与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发展,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可以克服传统电视传播的诸多缺陷。换句话说,网络化传播对高校电视的发展有深层次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 网络化传播增强了高校电视的传播时效
校园闭路电视传播由于按传统线性流程播出,最大的缺点就是稍纵即逝。这对于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来说,存在诸多不便。而电视和网络一体化整合使节目内容既可同步实况播出,也可异步传播。另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内容的更新往往受制于节目板块进程的整体安排,很难突破。而网络中的电视节目内容则可以超越线性流程而随时进行更新,并与用户见面,从而大大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2) 网络化传播提高了高校电视的收视率
传统的高校闭路电视节目由于按线性流程播出,用户只能根据节目时间表和节目预告查寻节目内容信息,收视率较低。而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后,通过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用户所需的节目信息迅速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极大地加强了接收节目的确定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接收信息的效率。
3) 网络化传播增强了高校电视传播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传播方式,基本上属于单向和被动的传播方式,用户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对电视机或收音机进行控制来体现微弱的主动性,通过电话、信件体现微弱的双向互动性。而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的一体化整合,使电视发展到由点到点的双向交互式的传播水平,充分体现出人的主动性和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由用户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兴趣主动搜索,选择节目的内容,控制节目的播放,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校园闭路电视线性传播所导致的受众的被动状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谈网络时代高校电视的生存与发展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