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11-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料来源:《200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www.QZTJ.gov.cn)   从人口来看,两区合计76.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的10%,还不及晋江的二分之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46.5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3%,赶不上南安一个市的产值,甚至不到晋江的二分之一,而惠安、石狮与这个数据已相差不远;从第三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31.6亿元,虽然能占全市总产值的20%,但比晋江还少25.6亿元;从投资来看,两区固定资产合计投资50.5亿元,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1%,而晋江是这个数据的两倍多,也比泉港、惠安低;从消费来看,两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合计123.4亿元,与晋江基本持平,但也只占全市总额的20%左右。这样,从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衡量,不能体现出资源都在鲤城、丰泽两区集聚,极化效应不能发挥,而没有集聚,就谈不上有扩散。相反,倒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成了资源的集散地,特别是晋江,各方面的数据都比两区的总和优越得多。   这样,从传导的角度看,产业集群造就发达的县域经济,但并没有进一步与中心城市的壮大形成良性的互动。原因分析起来与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一方面,泉州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发的农村起步型道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在闽南海商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冒险与进取的重商主义精神,晋江、石狮一带的农民利用政策的机遇选择了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等形式,开创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泉州企业家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粗放型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产业多以占有大量土地和吸收低成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为基础,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最早就是在晋江、石狮一带生根发芽的。一些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这样,依靠闲资、闲人、闲房起步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在资源上与中心城市有经济上的紧密纽带联系;而一直维持粗放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成为泉州中心城市扩大规模与提高品位的动力,导致泉州中心城市本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被大大弱化了。   三、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   泉州的区域发展,现在遇到了增长极缺失的瓶颈。因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增长极功能已成为共识。佩鲁曾对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作了概括: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要达到这三条件,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培育总部经济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一般认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积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以之为产业支撑城市,同时又能把周边的县域经济笼络起来,真正形成一种核心区、半核心区的区域发展格局。(1)对县域经济,可以提升分布于各县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带来双赢,它可以促使绩优的中小企业聚集和成长,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延伸产业链,实现相似产业不同功能链区段的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对中心城区,可以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要吸引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建立相关的研发、信息等机构,从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养、生成,提高城市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必然会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和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原创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它将有助于促进人员、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更大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   泉州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告别手工作坊的阶段而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规模上了档次。2006年,泉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401家,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有468家,其中,已有17家分别在海内外上市。规模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要发生相应的质变,其中之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总部如销售、研发、营运中心等。但是,泉州的知名企业大多从乡镇成长,如“浔兴”在深沪、“恒安”在安海、“柒牌”在英林、“梅花”在东石,等等。出于人才、资金、品牌等更长远的考虑,这些乡镇显然不适合当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正好给泉州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所以,泉州如果能创造条件先吸引本区域的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然后再吸引更多的区域外的企业来泉设立总部,则泉州的总部经济就能形成上规模的产业了。为此泉州培育总部经济的基本构想可以有三:   第一,要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具有层次性,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对于青岛、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内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应以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为基本定位,主要吸引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总部和相关分支机构。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泉州应把发展“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侨台港澳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主要定位。三者实际上相互包容,若进一步分析,则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和“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为主轴。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泉州已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如纺织、服装、石材、陶瓷、雕刻工艺、五金水暖、茶叶等。在这些产业中,许多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碰上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要落在何处的问题,就这而言,泉州是可有所为的。   第二,尽快对城市总部集中区进行布局。邻近的厦门已规划建设了鹭江道总部经济带、湖里总部经济带,而泉州还没有明确的专属企业总部发展的城市集中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虽然已在中心城区规划出江南、城东、东海三块重点商务功能区,但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困难重重。比如,要把东海规划为中心商务区,把江南规划为商贸会展区,把城东规划为科教文化区,但依目前的态势还很难看出三区已初具雏形,更不用说三个区之间已有显明的区隔。这中间,各个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结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统筹协调等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细化。   第三,明确并扶持发展重点。为了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的定位与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可以考虑四个领域的总部经济作为扶持对象。一为制造业总部。应鼓励本土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品牌企业、优势企业入驻商务区,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同时,重点引入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的大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力争使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为商贸物流业总部。泉州要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航运公司、货运代理、物流公司及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才有可能。三为金融服务机构。只有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落户泉州,才能提升泉州的金融地位,加强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四为信息咨询机构。这是泉州的弱项,因而应支持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科技法律服务、广告策划、传媒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7》整理所得   [2]戴伯勋 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P266   [3]陈海翔:安溪县茶产业调研报告[J].发展研究,2007(3).P7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2)在线全文阅读。

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310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