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途径策略分析
3.1灵活招商引资
农村公路建设融资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拨款显然是不够的,要扩大农村公路融资途径,必然要引进其他资本。以峄城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为例,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财政局抓住政策性融资贷款机遇,选择“市县级独立融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联合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融资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但融资政策的变化不排除可能存在资金缺口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可采取“以地换路,以路带地,地路并举”的模式来完善项目融资。政府以土地投入为条件,规定企业将经营土地、开发土地所获得的部分经济效益转移至农村公路建设上。在转让土地使用权时,可按照一定比例将部分转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这样不仅能够缓解融资压力,还能够借助投资者的力量带动周边经济发展。[4]另外,地方政府还可出售农村公路冠名权、转让公路周边旅游资源开发权,进一步扩充融资渠道。
3.2实施BOT项目融资
BOT(建设—经营—转让)本质上是一种投融资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以契约方式将基础设施项目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授予私营企业,允许私营企业向用户收取费用或销售产品的方式来回收投资并获得经济效益。当特许权限期满后,基础设施则无偿交还于政府。目前,BOT模式在我国铁路及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已经获得了一定应用成果,这表明BOT模式在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方面也具有一定应用空间。[4]一方面,BOT模式能够获得大量资金且无负债,能够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BOT模式明确了政府、项目运营负责人、发起人等之间的权责,可避免不必要的责任纠纷,让各方都能积极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当中来。为了充分发挥BOT模式的价值,政府要在项目具体实施环境下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确认项目规模、资金规划等。同时,要切实保障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并以严格的法律程序及标准指导项目建设及运营。在特许经营期满后,及时做好项目交接。
3.3加强工程成本控制
通过加强工程成本控制,能够变相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融资压力。从项目管理内部入手,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建设标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来控制项目建设成本。首先,要做好合同管理,能够对项目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其次,要注重项目工程预算编制,确认项目真实成本,并对成本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再次,要提升施工设备利用率,保证设备合理、科学应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最后,要构建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价值工程为导向,让项目寿命周期成本、价值、功能保持平衡,创造出最优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缺乏建设启动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公路项目运营养护资金有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转变思路,积极研究国家相关融资政策,采取灵活的招商引资方式来扩充融资途径,并可适当借鉴部分较为先进的投融资模式来完善相关工作,让农村公路建设获得足量的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交通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博超,杨林.湖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42-243.
[2]张超.农村公路建设筹融资瓶颈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24-26.
[3]胡绍荣.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多元化融资方式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9):132-13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途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