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老年人金融服务的尴尬现状为分析点,详细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措施来解决老年人金融服务的尴尬窘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1
引言
随着银行“无人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金融服务越发陷入了窘境,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越发严重性将加剧老年人金融服务问题。未来中国社会中,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将越来越大,老年人口数也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中国老龄化现状
2012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5亿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亿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4%。据联合国预测,2016~2038年,中国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从10%快速地上升为21%。发达国家平均需要55年完成的老龄化过程,而中国将只需要22年。因此,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未来20年,老年人消费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二、老年人金融服务现状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我国的老年人金融服务却十分落后,老年人金融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未富先老的养老问题压抑了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与老年人之间存在有关服务问题的矛盾。因而,商业银行的老年人金融服务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老年人存在行动缓慢、视力与听力下降、记忆力差、接受新事物慢的特点。这其中,城市社区老人特别是县域街道社区老人更是存在“个人有积蓄、儿女工作忙”的问题,这些老人在平时生活中需要自己到银行办理业务,也有闲钱可以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但人体机能退化导致了老年人在现行金融服务中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以济南市的工行长清支行营业室为例,每天60岁以上的顾客有五分之一,而五峰路网点的老年顾客占了三分之二。老年顾客办理的业务一般仅涉及到存取款和理财产品。老年人花眼之后,有时候即使戴上老花眼眼镜填银行单据时也看不清;老年人动作迟缓、反应慢,有时候在办理需要输入密码等有时间限制的业务时,要试好几次才能成功。据有关资料研究,老年人平均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间在20分钟以上。在银行办理业务耗时长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大大降低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其他人的等待时间。
为了普及银行业务智能化,减少其他人的等待时间,现在银行都提倡存取款、转账尽量在ATM机上面进行。老年人的退休工资折也都被单位统一换成了工资卡,但老年人并不会使用ATM机,银行工作人员有限,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有限,工资折变工资卡反而使老年人陷入了窘境。就在长清支行营业室的具体观察而言,退休老人之中95%以上并不会使用ATM机,即便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家里的孩子教过一两遍工资卡的使用方法,老年人也记不住甚至不敢操作。自助机器上面提醒操作的字体相对较小且提示出现的时间较短,让花眼的老人看不清或者反应不及时,操作错误时ATM机还有可能会直接吞卡,老年人越发不敢操作ATM机。
未来2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目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理财需求越来越大,老年人与银行打交道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让人年老时在科技进步中感觉到的是方便而不是被遗忘,如何让银行服务符合年轻人步速的同时也能贴心的考虑到老年人的步幅,在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明天,这会是一个焦点。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一)网点设施
银行在设置各种自助设备网络银行等先进硬件设施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群的使用需求。比如:提供老花镜、将提示字体改成大码字体、设置老年人专用ATM机、在每个月退休工资发放时开设老年人服务窗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