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外贸货物所占比例变化来看,钦州港的外贸货物处理量占比总体来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从2001的21%增长到2007的44%,2008年因受经济危机影响,外贸货物处理量占比有所下降,而2013年港口吞吐量中外贸完成2587.9万吨,增加4.7%;内贸完成3447.3万吨,增长9.4%。外贸货物处理量所占比重的提升,说明钦州港正在逐渐转型,外向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正在提高。
(五)进出口双向物流量不平衡
钦州港进出口货物物流量多年来都是进口大于出口,近四年来出口货物占比均不超过总吞吐量的25%,进口货物与出口货物比例保持在3:1。物流组织由于进出口货类差异较大,导致了难度的增加,进口以原材料为主,出口以成品半成品为主,造成了集疏港运力资源的紧张和浪费。因此必须调整进出口货量的比例,着重加强与腹地经济的联系,尤其是通过内河水运、铁路、高速公路和无水港等加强对重庆、成都、贵阳、柳州、百色、河池、永州等腹地节点城市的服务能力。
三、面向东盟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港航业发展对策
(一)构建区域性国际集装箱干线港
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定位为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钦州港的软硬件和国际航运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港口集疏运结构和能力不足,按照航运中心的国际、国内航运与物流辐射要求,钦州港应加快港口集疏运物流通道的建设,着力提升集疏运能力,加快30万吨级航道、支航道及油码头全面竣工、投入运营。开工建设金鼓江航道等项目,加快国投交通煤炭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石油钦州LNG接收站及配套码头等前期工作。围绕亿吨大港口建设目标,抓紧组织研究制定近期港口铁路、公路等集疏运通道的建设与扩能改造方案,并抓紧组织实施,做到铁路、公路、水运密切结合,不断扩大和完善钦州港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交通体系,推进集装箱枢纽港功能建设,将钦州港建设成为北部湾港口群中的集装箱干线港、面向ASEAN的现代化枢纽港。
(二)加快拓展东盟国家间航线
航线的开辟需要一定的货运量的支撑,而货运量单靠钦州本地的贸易量是远远不够的。钦州应该发挥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运用在华南和西南经济圈作为物流中心城市的潜力及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对东盟各国发挥效力,建设和提升交通网络和物流节点设施,完善与“三南”地区及东盟腹地的物流对接,形成辐射腹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从而为航运中心对腹地的服务辐射提供条件。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存在的重要问题是适箱货的处理量少问题。应加强腹地与中心的联系,完善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与其腹地的集疏运系统,促进贸易的发展带动货物的流动。
(三)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在腹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集装箱联运能促进腹地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装备工业的发展和产业层次的提升。集装箱港口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腹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钦州应注重完善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装箱港口服务能力:引进先进的港口集装箱管理方法和技术,促使装卸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港口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船只在港期间的集装箱装卸及其它港口服务;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从而提高集装箱集疏运能力和效率。
(四)提升港航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构建以港口为重要节点的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港口物流园区、货运场站及物流通道的建设与衔接;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和多式联运;加强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以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信息、航运交易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务。
总的来说,随着CAFTA的推进,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应以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使之成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现代的海运物流枢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裴绍华.对建设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认识[J].中国港口,2010(02).
[2]王子京.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对辽宁省对外贸易促进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李兴华.港航业发展趋势和转型升级的思考[J].中国港口,2013(12).
[4]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3)[J].集装箱化,2013(01).
[5]郭湖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3(0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加快推进圹西钦州区域陛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