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知岳 郎郸妮 河北经贸大学
中国与巴西均为金砖国家成员,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两国的经贸关系随着双方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趋紧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中国居民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资源紧张的瓶颈。在此背景下,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口已然成为满足中国农产品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与巴西作为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农业大国,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往来也日趋频繁,本文通过分析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找出了两国现阶段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中国与巴西作为世界上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双方的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双方的贸易关系也日趋紧密。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从中巴双方农产品贸易总量上看,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2004年至2013年,巴西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另外,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巴西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为228.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9%,占巴西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2.89%,中国首次成为巴西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国。而中国对巴西的农产品出口规模较小,且无明显的增长趋势。
从贸易差额的角度看,中国的逆差地位突出。近年来,巴西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金额持续快速增长,但中国的出口规模却裹足不前,导致了我国处于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逆差地位。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在中巴农产品贸易中的贸易逆差竟超过200亿美元。中巴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不平衡,为两国的贸易摩擦埋下隐患。
从商品结构上看,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涉及种类较多,但相对集中于少数产品。巴西出至中国的农产品体现的最为明显。大豆是巴西供给中国最主要的农产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月到八月期间,中国购进了4100万吨大豆,其中巴西大豆占到了2390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58%,巴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如此大的进口规模和比重,无形中增加了我国的贸易风险。
从贸易趋势上看,中巴两国双方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将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且以我国扩大进口规模为主。巴西作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的供给能力稳定。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需要充足的粮食供给,农产品供不应求已经成既定事实,这是双方的发展农产品贸易的现实基础。近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总额增长速度快,且中国已经成为巴西最主要的出口市场,贸易规模必将呈现出继续扩大的态势。
二、现阶段中巴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种类过于集中
我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涉及的种类虽然较多,但产品的贸易额极不均衡。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为例,2012年,在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中大豆组合达到129.59亿美元,占全部进口农产品总额的72.09%。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涉及7类,但不难发现大豆组合产品是进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而中国对于巴西极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如咖啡、蔗糖等热带经济作物却鲜有涉及。我国应在尝试扩大进口产品类型的同时,着重于调节目前市场巴西大豆的过度依赖,避免当巴西无法提供充足的产品供给时遭受价格的大幅波动或国内市场的混乱。
(二)中国农产品在巴西市场的竞争优势不突出
观察中巴两国交易的主要农产品贸易数据不难发现,两国的主要出口产品都是以本国的资源禀赋为依托的。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要素禀赋在于充足的劳动力,因此出口的农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巴西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可耕地面积是中国的三倍,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也是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巴西出口至中国的土地密集型产品较好的缓解了国内该类产品的生产短缺的现状,而中国出口巴西的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为主,在巴西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以纤维和纺织品为例,2012年我国出口至巴西的纤维和纺织品总额为8.29亿美元,同年,巴西出口至中国的同类产品为7.37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巴西本土对于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可自主生产,满足供给,并有能力进行出口。相比之下,我国出口巴西的农产品不仅数额小、种类单一,在巴西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也并不突出。
(三)双方的贸易差额将继续扩大
据巴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巴西农产品出口额达到9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3%,再创历史新高,是继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巴西对华农产品出口占巴西农产品出口额的22.89%,中国成为巴西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由于巴西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较好的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符合国内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出口至巴西的农产品规模虽然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但随着中国现阶段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不具备突出的竞争力。因此,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的贸易差额将会不断加剧。
(四)巴西农产品出口贸易成本高昂
中国与巴西之间地理距离遥远,基础设施和贸易物流较弱,运输成本较高。中国巴西远隔太平洋,在地缘上造成了双边经贸往来的实际障碍和隔膜,这种障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所缓解和弱化,但仍是制约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由于农产品恰好属于单位体积价值低的商品,其中食品还面临保鲜费高、保鲜期短等问题,地理距离因素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更大;另外,巴西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物流组织和技术设施尚不完善,国内农产品运输成本高昂,这也对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形成限制。以巴西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大豆为例,2013年巴西大豆主要产区至马托格罗索州至港口的公路运输价格约为每吨150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同期运输成本约为每吨30美元,当年巴西大豆出口FOB价约为680美元每吨,其中国内公路运输费所占比例就高达22%。 高昂的运输成本已然制约了巴西农产品的出口。
三、 发展中国对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对策
(一)关注巴西市场,及时发布市场信息
巴西农产品的进口数据最能反应当地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国相关统计机构及当地使馆,应重点关注巴西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并分析巴西的农产品进口结构,找出巴西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向巴西出口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效率。例如,根据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发布的数据,2013年巴西的农产品进口额为170亿美元。其中,粮食、面粉及其制品(包括小麦)进口达40亿美元,同比增长19%,是进口农产品中增幅最高的类别,占进口总额的23.5%;此外,豆类、蔬菜类产品和块根、块茎类产品也分别同比增长11%和32%。因此,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应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巴西市场的需求趋势,调整面向巴西出口的产品类型。在下一年度,我国出口企业可重点向巴西出口占比最高的小麦制品及增长速度最快的根、块茎类产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策略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