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盟在中日经贸关系中的角色变化
(一)东盟在与中国经贸关系中的角色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呈现以下特点:
1.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呈多元化、竞争性和互补性。目前,中国已连续3 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也发展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除了双边贸易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外,在贸易结构上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加上资源禀赋条件上中国与东盟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相应地在产业结构上也有明显的互补性。如中国北方的苹果、梨、桃子、大枣等在东盟市场很受欢迎,中国的温带水果也逐渐进入东盟市场,它们可以和热带水果形成互补,但香蕉、芒果、龙眼、木瓜等许多热带水果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最近几年来,东盟国家的特色热带水果逐渐进入了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也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双方的贸易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既有互补又有竞争。
2. 东盟为中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服务贸易市场。据新华网消息,2012 年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迅速上升到8318 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8.4%。其中中国公民第一站前往东盟国家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969 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当前中国也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提高国际旅游服务的水平,大幅吸引来自东盟的游客。据相关部门统计,东盟来华旅游人数在逐年攀升,现已远超300万人次,约占中国入境外国游客的两成以上。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量及所占的比重方面,中国与东盟之间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发展相对比较快的领域是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东盟十国目前已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国,双方之间最有可能突破的就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双方旅游业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在住宿、商务服务、饮食、运输、批零售、金融服务、健康卫生、教育培训和建筑装饰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与合作。
3. 双方投资潜力巨大。2012年东盟在华的直接投资额为70.7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1%。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额达到了114.89 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的占比已经提高到了38.5%。截至2012 年底,按投资数额看,东盟十国在华投资排在前三位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投资额分别为63亿美元、3.18 亿美元和1.51亿美元;按投资增幅比例排在前三的有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分别增长了145%、38.4%和18.2%。
(二)东盟在与日本贸易关系中的角色
近几年虽然东盟国家与日本的经贸关系有所变化,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依赖于日本的现状。尤其是1970年以后,东盟国家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和日本在这些地区实施的政治战略,促使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依赖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市场,尤其是属于那些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的依赖更加明显,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东盟与日本密切的经贸关系仍将继续存在。目前日本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7国。截止到2013年底,由于项目期满、项目取消等各类因素,日本企业真正在缅甸投资额仅为1.89 亿美元。
四、中国进一步投资东盟的策略
(一)加大投入,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掌握地区贸易的主导权。当前的东盟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处在起步的发展阶段,很多市场还没有建设完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作为和东盟的合作伙伴,有比日本在地理位置的绝对优势,可以积极开发南海资源,扩大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通过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2013 年4月中国外长王毅专访了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等国。泰国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协调国,文莱是2013年东盟东道主,迄今在南海问题上保持相对“中立”并且是东盟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仍然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两国。目前在亚太地区的主流趋势仍是和平稳定与合作发展,当然在亚太地区目前也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稳定的因素。
(二)加快与东盟间的互联互通的投资
东盟各成员国在交通运输业、工业和制造业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潜在需求,中国要充分利用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行业,通过工程承包和投资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入到这些领域。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进一步扩大,不单是总额的增加,同时在行业、领域、产业上也要有所突破,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中国要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中国要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在东盟国家进行在交通运输、通信产业方面的投入,加快与东盟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并积极与相邻东盟成员国之建立起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枢纽渠道,以加快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三)建立反制措施,强化中国在东盟的地位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要学会刚柔并举,尽量采用非直接对立的反制措施。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东盟国家非常规领域的投资范围和力度,树立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有力地位,同时积极制定中国以贸易为中心的战略方案,如中国在南海开发及在东盟的投资等,进一步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样可以促使一些国家消除非关税壁垒,可以从新加坡对美国全面开放服务市场中学习应对的经验。通过在东盟国家的投资,极大地影响东盟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影响力来促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同时也可以消除在境外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言论。
(四)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深度经济合作
加强中国企业与东盟各国当地企业的合作。这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在东盟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可以作为东盟的资源整合、应对东盟部分国家在招标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中标率的重要方式。当前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对比较复杂,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在东盟国家中的风险管理意识。中国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与沟通,加强行业自律,为市场提供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当然还要进一步充分调动并发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海外的纽带作用,这样可以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的加强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东盟将是中国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的最佳沃土之一,我们要不断去探索,尽量避免与发达国家去强行抢占市场。要利用我们的优势,而不是耗费很大的资源成本去开发市场。对于中国与东盟的问题研究,值得我们长期的关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中日对东盟投资的比较与中国的投资策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