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连发展休闲体育垂钓产业的环境氛围
(一)大连独处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大连是一座三面环海的半岛北方城市,东临黄海,西邻渤海,海底地貌为多岩礁、沟壑、海岸线长1,906公里,大连周边海域拥有大小岛屿260个,既是大连旅游度假的圣地,也是海洋垂钓的天堂,大连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海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二)大连水资源丰富。在大连地区因多山地,自然河流湖泊、人工水库众多,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钓鱼场所,大连的水库河流多数被人承包管理,已经形成了商业钓场的局势,除自然水域钓场外,大连还有纯休闲放钓商业池塘,具有明确的运营时间和消费产品。大连地区现有的专业放钓池中,大连市内5个、金州地区4个、开发区7个、旅顺口区7个,每天均有众多钓鱼爱好者进行休闲消费。
(三)鱼类资源品种丰富。主要垂钓对象为黑鱼、黄鱼、鲅鱼、鲐鲅鱼、比目鱼、黑鲷、海鲈鱼等,海中的垂钓对象鱼种类较多。目前,大连淡水资源中鱼类品种以鲫鱼、鲤鱼、鲢鳙、黑鱼、鲶鱼、马口、白条等为主,大连的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均适合如今国际上台钓和路亚钓法。 (四)大连自古为海滨渔港城市,本地沿海村庄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甚懂水情、了解鱼性,具有良好的船舶驾驶技术。现大连共有大小捕捞渔船1.1万艘,大连海洋渔业在连年来的过度捕捞情况下已经使得大连的近海海洋鱼类资源逐年匮乏,使得小型捕捞作业船逐渐被捕捞业边沿化,众多的小船船主职业转型已成为必然,大连船钓业的发展将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商业发展平台。
(五)垂钓消费市场潜力大。据统计,2013年大连户籍人口591.45万,大连地区钓鱼爱好者达到70万,钓鱼发烧友达到12万。按照每人在钓具及饵料上平均年消费300元计算的话,那么大连本地的钓鱼爱好者消费就会达到21,000万元。
(六)大连的渔具厂家相对匮乏。据相关统计,截至2014年9月,大连地区拥有渔具店600余家,年销售额在9,000余万元。但大连本地却没有相关的渔具生产商,相对隔岸相邻的青岛逊色很多,大连渔具缺少本地品牌。
三、发展钓鱼产业的基本路径
(一)借鉴经验开发海岛资源垂钓休闲娱乐产业。大连休闲体育钓鱼产业已经具有较好的雏形。近年来,大连市钓鱼协会已经连续几年在大连海域举办国际钓鱼节等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钓鱼爱好者前来参加比赛。而“钓鱼经济”也引起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2010年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投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大连长山群岛旅游有限公司。目前他们已经开辟了两万亩专属海域向海钓游客开放,并已投放了万吨级人工鱼礁,加之多年对鱼类资源的保护,使该渔场的鱼情好于其他海域,拥有黄鱼、黑鱼、鲈鱼、黄鲣鱼、鳕鱼等多种鱼类,适合船钓、岸钓、矶钓等多种方式。大连地区要充分借鉴和推广此经验,积极开发海岛垂钓休闲旅游,使海岛垂钓成为产业化。
(二)出台政策发展海洋垂钓业。政府应加强对大连沿海海域进行休闲垂钓业的开发和规范化管理。在大连近海海域制定禁捕,近海海域2,000米内禁止使用网具捕捞作业,休渔养鱼;对垂钓鱼种和垂钓重量进行细化和规定,垂钓上来的不足重量的小鱼要进行放生;规划沿海休闲钓场,进行规范管理;结合大连多海岛特点发展海岛旅游休闲垂钓产业;开展政府主导的渔博会推动渔具产品和休闲垂钓旅游业的发展;鼓励沿海渔民转型,政府对渔政捕捞业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转型和治理,制定规范的垂钓船运营标准,将大连海域的渔业捕捞船进行转型,形成以村屯为集体单位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开张船业垂钓俱乐部,将过剩的捕捞船只和渔民进行合理的转型,由网具捕捞向船钓服务的转型,积极推进大连的海岛休闲垂钓游、休闲船钓旅游等。
(三)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连地区多山地沟壑,大小水库星罗棋布,为钓鱼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垂钓场所。大连的淡水池塘水库水质优良,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根据水塘的大小情况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开辟良好的垂钓场和休闲生态农庄。积极鼓励开发水资源的良性运用和生态化使用。
(四)扶持钓具用品生产的本地化。大连的钓具厂商数量很少,应学习邻省市山东烟台的做法,大力鼓励民营产业在大连本地的村镇开办渔具加工厂,创建自己的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1]鲍晓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建伟等.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大连休闲体育垂钓产业发展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