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出版行业财务风险探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丁元新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

摘 要: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现阶段,出版社在管理理念、经营手段等方面还是比较粗放和落后的,暴露出内部管理松懈、销售增长缓慢、库存积压严重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市场嗅觉不灵敏,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和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措施,致使出版社遭受损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裹足不前。剖析出版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才能促进出版社的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出版业;财务风险;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91-02

本世纪初,我国大多数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出版社转为企业以后,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将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出版社距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阶段,出版社在管理理念、经营手段等方面还是比较粗放和落后的,暴露出内部管理松懈、销售增长缓慢、库存积压严重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市场嗅觉不灵敏,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和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措施,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裹足不前,极大束缚了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我国出版业当前面临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做深入剖析,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性描述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融资方式不当可能导致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受客观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者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未来损失或盈利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二)财务风险的性质

1、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但可以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研究财务风险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回避财务风险,使其降至最低。

2、不确定性。风险的含义就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也不例外。财务风险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3、全面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共同面对,而不是单纯由财务人员面对并解决的风险。

4、收益和损失共存性。财务风险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收益。但一般我们探讨的主要是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的一面,进而采取措施避免它。

(三)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危害

一般来说,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资本结构失衡。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即企业自有资金(股东投入)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占比过大,企业还本付息负担沉重;或者借入资金中长期负债较少,而短期负债过大。这些都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失衡,蕴藏着极大的财务风险。

2、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适当的负债规模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作用扩大企业的收益,但如果过度负债,并将通过负债筹集的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就可能产生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清算。

3、投资失败。投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由投资失败而产生的风险不仅使企业得不到预期的投资收益,投资本金也可能血本无归。

4、库存积压严重。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存货是其主要流动资产,库存长期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现金流,而且增加了仓储管理成本。

5、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与库存一样,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现金流。并且,形成了应收账款,就意味着实现了销售收入,企业需要交纳所得税及流转税等支出,同样加剧了企业资金面的紧张。

6、收益分配政策失当。收益分配政策实质是在向股东分配红利与收益留存企业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如果收益完全或大部分留存企业,会影响股东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的再融资;反之,收益完全或大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红利,现金流出企业,会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二、出版行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财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版行业也不例外。

(一)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企业是在一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经营活动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市场经济环境向好,将给企业带来机遇,反之将带来风险。当前,我国出版业早已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情形,出版社只管出书,由新华书店包销,而是完全走向市场。这就要求出版业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转变观念和经营思路,研究细分市场,加强企业管理。但转变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转型发展期,我国的图书市场不是很景气,同质图书过多,市场竞争激烈,库存积压严重,商业信用缺失,应收账款急剧增加,数字出版也是雾里看花,没有真正形成规模,这些都不可避免加大了出版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1、风险意识淡薄。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出版社从社领导到编辑人员、发行人员、财务人员等普通员工财务风险意识普遍不强。在计划经济时期,出版社出书由书店包销,财务人员只是记账、算账、报账,社领导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加强财务管理只是某些社领导在会议上宣读的口号而已,没有真正加以重视并付诸实施。编辑人员则往往陶醉于自己编书的成果,而很少去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导致库存积压。发行人员只顾增加业务量,拿发货奖金,而不及时跟踪实际销售情况,导致大量退货。财务人员忽视了对客户信用情况的调查,盲目扩大赊销额度,导致应收账款逐年增加,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产生大量坏账。可以说,库存和应收账款是出版社的天敌,处置不当将使出版社遭受严重损失。

2、缺乏内控制度,投资决策失误。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企业规范运作、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而出版社长期以来由于管理基础薄弱,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体系,致使企业经营决策缺乏有效的牵制制约机制,投资决策失误频频。尤其是现在出版社提倡经营转型,搞多元化经营,有的出版社盲目跟风,往往是一把手拍板决策,一旦失误,将给出版社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出版行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内控体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分工。由于企业的经营者、财务负责人、业务人员以及一般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的权限不一样,对于财务风险的发生应承担的责任也不应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级别的员工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应做的工作以及应负的责任在内控制度中应有明确的规定;二是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如明确出版社发行人员不能直接收取货款等;三是加强财务人员在防范财务风险中的特殊作用。财务人员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往往在第一时间感知财务风险,内控制度应明确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状况的分析,遇特殊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四是强化内部审计制度,不仅要审计具体会计事项,更要定期对内控制度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性进行独立评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出版行业财务风险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出版行业财务风险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2222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