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监督效率,理顺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和政府的关系。在我国,负责对经济运行秩序实施监督的主要部门有财政、税务、审计、有关监管部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社会审计机构,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要有效提高财政监督效率,必须理顺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分工要清晰明确,监督内容各有侧重。要建立监督部门联系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变各自为战的孤立式监督为相互支持、配合的协同式监督。监督机构也要主动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争取政府对财政监督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
4.进一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实践证明,外部监督不能替代企业和单位的内部有效控制。企业和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实现财政有效监督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和单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再加上有效的财政监督,才能促进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和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可靠保证,也是维护企业和单位财产安全、完整,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促使企业和单位尽快建立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5.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提高财政监督人员素质。严格执法是维护财政监督严肃性的根本保证。是否严格执法,关系到财政监督工作的发展和财政管理水平。而财政监督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监督队伍的素质及其工作质量。从事财政监督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敢于坚持原则,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要熟练掌握有关财政监督的法律法规及进行监督检查所必需的相关业务知识。财政监督部门要充分重视对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搞好财政监督工作提供保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浅探新时期的财政监督工作(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