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教育财政补救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6-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要]财政投进不足严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铺,本文从高校教育财政政策存在的题目分析,提出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完善教育财政体系着手,推入各项补救措施,从而缓解高校教育财政不足的题目。  [枢纽词]教育财政;补救,措施

本文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http://www.77cn.com.cn

  1 现状    高等教育被界定为准公功法品,政府供应和市场供应成为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两种提供途径。跟着高校的扩招,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进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总的教育支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旧和世界相对的公道水平有一定间隔,资金短缺已成为发铺的最大压力。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资的重点,国家将很难分出更多的资金投进高校,高校应如何做好财政补救措施,多方面筹集资金,缓解高等教育发铺中财政不足的题目,将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    2.1 财政经费投进总体不足  我国教育总经费严峻不足,教育投进4%的目标仍未实现,穷国办大教育的实际投进与需求差距依然巨大。同时,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逐步向初等教育倾斜。2009年的政府工作讲演中明确提出:2009年,教育预计支出1980.62亿元,在详细的分配上,更倾向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与学生的用度。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仍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的投资体系体例下,国家总体教育经费投进的不足,必然极大地限制高等教育的投进,很多高等院校经费不足也是必然结果。  2.2 经费投进地域差异显著,投进不均衡  高等教育投资体系体例的“分级治理”改革将高等教育经费的拨款根据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心和地方分级负担。这一新的拨款体系体例有助于调动地方投资教育的积极性。但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铺不均衡,使各地区教育投资的总量和增量有着显著的差异,区域发铺失衡。一方面,不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投进不足,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铺;另一方面,毕业生毕业后流向发达地区就业,导致不发达地区投进无法归收,从而影响了不发达地区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和投资能力。入而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铺和公平的主要原因之-。  国家财政缺乏必要的教育平衡机制,在我国中心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均匀为37:63的不公道比例下,地区间教育发铺失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校财政拨款的显著不足,使地区差异更显凸起。  2.3 财政拨款轨制和方式不公道,效率低下  高校拨款目前均采取综合定额+专项津贴的拨款模式,其是以各类学生培养数及生均培养本钱作为培养尺度,属投进型拨款模式,这种拨款模式只关注教育规模,势必形成高校不顾自身前提拼命争招生指标,扩大招生规模而不顾其他。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各校学科和专业的实际差异,膏火尺度由物价部分同一核定,没有将各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重点及效益作为参考因素加以考虑,缺乏有效的控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做到兼顾公平和效益。  2.4 高等教育财权与事权不同一,财政预算缺乏公道性  在我国目前,政府教育行政部分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分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分负责教育基建投资,从而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在汇总预算中,教育经费是国家预算第二次分配,是按一定比例同级财政收进中切出一块,没有考虑高等教事业发铺计划、实际需求以及产出实际。教育部分无法有效行高等教育的宏观治理权与调控权,这样编制的算既难反映高等教育经费需求总量,也不能对限的资金入行公道而公平的分配,必然导致经费需求与供应的不平衡。    3 财政补救措施    高等教育财政投进不足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增加财政拨款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是,经济的发铺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无法实时支撑政府的投进。要解决高校财政投进不足题目,不仅要对财政投进中的题目入行改革,更重要的是依赖建立多方位的补救措施,开发并有效使用稀缺的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有机的体系,为高等教育挣脱资金缺口提供多种选择路径。    3.1 主体的确定  高等教育的受益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本着“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受益主体均需承担相应的教育本钱。①国家是教育的终极收益者,其对教育本钱的分担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入行补偿相应的教育本钱;②社会也是知识经济的受益者,对教育本钱的分担主要是通过纳税、捐助等方式体现;③学生及学生的家庭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以膏火的形式对教育本钱入行补偿;④学校,学校面对着生存和发铺,必需增强其科研和社会服务开发能力,应以从科研、服务等收进中提取部门用于学生培养。    3.2 财政补救实现方式  财政补救实现方式的选择,对保证财政经费的投进,使主体各方形成一个相互增补的有机系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财政补救措施的研究,是在财政拨款投进不足的条件下,根据高等教育的经济性质和发铺阶段,应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补救措施为辅的有机组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高校教育财政补救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高校教育财政补救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187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