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入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回纳为四个:农户间亲疏关系、农户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及历史借贷情况,入而提出相关性和影响性假设。接着利用山东省泰安市4个村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入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归回分析,终极建立了信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间亲疏关系、农户收进水平、声誉水平和历史借贷情况都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明显相关,并对信任水平有着明显影响。 枢纽词:信任 影响因素 贷方农户 借方农户 一、引言 长期以来,非正规借贷尤其是农户间借贷一直是农户资金来源的一种主要形式。郭沛估算出从1997-2002年间,农村非正规金融宽口径规模约在2238-2750亿元之间。国际农业发铺基金的讲演显示,中国农夫从非正规借贷市场获得资金数目是从正规借贷机构获得数目的4倍。显然,非正规借贷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为农村经济的发铺提供了资金,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非正规借贷存在的基础是人际信任。高帆以为,农户之间借贷基本没有任何显性措施来确保还款恰是因为这种人际信用在起作用。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跟着社会的转型,农村社会中泛起了信任危机,这种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杀熟”。信任危机已严峻威胁到非正规借贷中农户间借贷的存在,因此,借贷题目中对信任的影响因素也就成为了研究暖门。本研究在信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入行分析,以期找到促入信任培育机制建立的途径,推动信任培育方面的立异。 二、理论及相关假设 (一)影响农户间借贷信任的因素 农户间的借贷行为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起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信任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信任是建立在声誉的基础之上,并跟着时间流逝通过在相互了解的环境里的各种行为所获得的。张维迎、柯荣住对各省的数据入行分析后,以为信任与交通便利程度、财富、受教育水同等因素有着紧密亲密的关系。陈子婧、曾翼也发现,信任与人均财富水平、教育程度、产权、市场化水平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紧密亲密相关,并以为信任水平与人均财富水平、教育程度、产权、交通便利程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市场化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周文根以为,影响信任水平的因素包括三大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并以为这些因素与信任水平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笔者以为,固然学者们对于信任的影响因素众说纷纭,但有五个因素被大多数的研究者所提及,分别为:社会关系,财富水平,声誉水平,受社会尊重的程度及受教育水平。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将声誉水平解释为名声情况,而农户间借贷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亲疏关系、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及历史借贷情况。 (二)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的假设 在对相关研究入行回纳与归顾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贷方农户对借方农户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贷方农户与借方农户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收进状况、历史借贷情况及声誉水平。本文入一步提出相关性和影响性两类假设,根据山东省泰安市农户抽样调查的数据,对该假设入行验证和分析。 1.相关性假设 假设1a:贷方农户与借方农户的亲疏关系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明显相关; 假设2a:借方农户收进状况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明显相关; 假设3a:借方农户名声情况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明显相关; 假设4a:借方农户历史借贷情况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明显相关。 2.影响性假设 假设lb:贷方农户与借方农户的亲疏关系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明显影响; 假设2b:借方农户收进状况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明显影响; 假设3b:借方农户对农户名声情况间借贷中信任水平具有明显影响; 假设4b:借方农户历史借贷情况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明显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本项研究问卷调查方法为简朴随机抽样法。样本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数据获取时间为2010年7月1日至7日。根据课题需要,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泰安市4个村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73份,有效问卷率94.67%。样本基本数据详见表1。 (二) 效度和信度分析 对样本的效度检修如下: 1.KMO和巴特勒检修 KMO是Kiser—Meyer—Olkin的抽样适当性量数,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数。KMO用来检修样本是否充足。KMO值越接近1,越适合做因素分析;KMO值过小的话,不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以为,KMO在0.9以上,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KMO值在0.8-0.9之间,很适合;在0.7-0.8,适合;在0.6-0.7之间,不太适合;在0.5-0.6之间,委曲适合;在0.5以下,不适合。巴特勒检修用来检修相关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检修结果见表2。 样本检修结果显示,KMO=0.722>0.5,说明数据共同因素较多,适合入行因素分析。并且,巴特勒检修中Approx. Chi-Square的值为9325.977,大于自由度800的明显性水平,说明相关矩阵中存在共同因子,样本基本数据适合入行因素分析。 2.因子载荷及累计方差 量表的有效性通过因子之间因子载荷系数来检修。根据因素分析的理论,项目的因子载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公因子之间的关系越紧密亲密。在社会科学中,因子载荷系数大于0.4就被以为是有效。分析结果见表3。 样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载荷系数皆大于0.4,并且累积解释量达69.05%,说明该量表设计是有效的。 3.样本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主要用于检修量表相关变量是否具有不乱性和一致性,即检修量表内部各个题项之间相符合的程度以及两次度量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常用Cronbach’s a系数来估计。Cronbach’s a系数值界于O-1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该变两个各题项之间的相关性越大,也就是说其内部一致性越高。本研究运用SPSSl7.O对调研数据入行了信度分析,总量表及4个因子的信度指标如表4所示。 表4显示,四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 0.823、0.801、0.782和0.746,均大于0.7这一最低可接受水平,且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521,大于0.4最低接受尺度,删除任何题项后的a系数也无明显入步。 (三)相关性分析 对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历史借贷四个因素与贷方农户对借方农户的信任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入行分析,如表5所示。 表5显示了对样本入行相关分析的数据分析结果,据此对本文提出的相关性假设入行检修。根据统计的Sig.值显示,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历史借贷四个因素,与贷方农户对借方农户信任水平都是明显正相关的。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两个因素与信任水平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达到了O.712、0.705;借方农户的名声情况、历史借贷两个因素与信任水平的相关系数略低于另外两个因素,但同样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分别为0.685和0.674。至此,本文的相关性假设全部得到验证。 (四)归回分析 为了解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历史借贷四个因素对于贷方农户对借方农户信任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对此入行归回分析,归回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显示了归回分析的结果:F=60.582;相伴概率值P<0.001,归回效果非常明显。从调整系数分析,归回方程的解释程度达到了61.7%,具有较大的解释力。 其中,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的亲疏关系对于信任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P<0.001),其归回系数为0.284;农户的收进水平对于信任水平的影响也非常明显(P 因此,本文的影响性假设:假设lb、假设2b、假设3b、假设4b全部得到验证,说明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历史借贷四个因素对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明显影响。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名声情况、历史借贷情况是农户间借贷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有着明显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铺开以下讨论: 第一,借方农户与贷方农户之间的亲疏关系对农户间借贷的信任有着最为明显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央,逐渐向外扩铺,形成了以血缘及地缘为基础的亲近遥疏关系图,农户根据亲近遥疏关系,选择不同的信任水平,他们更愿意信任关系亲近的农户。 第二,借方农户的收进水平是仅次于亲疏关系的明显影响因素。近年来固然农户收进有了大幅度入步,但其收进大部门用于家庭支出,所剩无几,为不影响日常糊口,他们在借贷时不得不考虑借方能否回还这一题目。因此,收进水平越高就可能越有保障,其还款能力就越强。 第三,借方农户的名声情况也是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户的名声是由农户过往的行为和结果形成,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的能力及品格。农户根据名声来评价借款农户的还款能力及意愿,而良好的名声表明了具有还款的能力及强烈的还款意愿,因此农户名声对农户间借贷信任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农户的历史借贷情况也会对信任水平产生影响。农户的历史借贷情况反映了农户现有借款额及以去的借款回还情况,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还款的能力及还款的意愿。较好的历史借贷情况可能使贷方农户相信借方农户具有还款能力及较强的还款意愿,而更愿意信任那些历史借贷情况好的农户。 (二) 政策建议 跟着经济的发铺,农户间借贷的发铺也不可避免地碰到各方面的挑战。如人口活动性的增加使农户间亲疏关系、信息的传递面临很大的挑战,不利于农户间信任的发生入影响农户间借贷的发铺。因此,应该建立与非正规借贷相关的法律轨制,推动农村社会的信任从人际信任向轨制信任发铺,减少借贷行为的不确定性,促入普遍的社会交去,扩大信任的范围,使得农村中存在广泛的信任成为可能。另外,也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来入步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及传递途径,扩大信息表露的范围,使农户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借方信息,从而降低借贷风险。 参考文献: [1]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 2004(2). [2]IFAD.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R].Thematic Study.Vol ume I Main Report. Report No.1147-CN Rev.2001. [3]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按捺及其解除[EB/OL].中 国“三农”信息网(http:www.snanong.gov.en),2003-01-20. [4]Dasgupta.P.,1988.Trust as a Commodity.In :Gmbetta,D.(Ed.), Trust: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M].Basil Blackwell,Oxford. [5]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 经济研究,2002(10). [6]陈子婧,曾翼.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的实证研究[J].金融 经济,2007(3). [7]周文根.多科学视角下影响信任水平的因素分析[J].贸易 时代,2007(20). 本文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http://www.77cn.com.cn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