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四项,12名积欠学分贫困生中有10名同学4项都进行了选择,还有2名同学,选择了其中的2—3项。而其他12名贫困生,4项都选的为0,有8位同学选择了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有5位同学选择了感到自卑。
此外,12名积欠学分贫困生中有9位同学选择了:思想不能集中或记忆力减退。
2.积欠学分的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倦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
(1)积欠学分贫困生在7道题的选择上,“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的选项合计超过50%(“4符合”和“5完全符合”未达到50%),分别为:“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学习”,“我能主动收集一些有关的信息和学习资料”,“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我会经常检测自己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每次学习过后,我会做一个总结或对此次的学习做出评价”,以及“对于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我会仔细分析原因并做出改进”。
其他学生这三个选项的合计仅1题超过50%(“4符合”和“5完全符合”未达到50%),即:“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
(2)积欠学分贫困生在各题的选项中,选择“4符合”和“5完全符合”的有4题超过60%,1题在50%和60%之间,这5题分别是:“我认为学习内容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当我取得进步时,我会奖励自己”、“当我成绩不好时,我会鼓励自己”、“我会主动根据需要(如考试前)制订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我能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其他大学生在各题的选项中,选择“4符合”和“5完全符合”的有6题超过70%,9题超过60%,2题在50%和60%之间。
(3)“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一题,积欠学分贫困生和其他贫困生都在50%以上选择不确定、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反映了大学生课程学习的现状,对于预复习未引起足够重视。 3.此外,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存在积欠学分的贫困生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经常、频繁的比例非常高。
(1)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觉精疲力竭。
(2)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学习时,我感觉很累。
(3)我总是被动地学习或完成作业。
(4)我很少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中也有积极一面,体现在以下两个选项的选择上。
(1)当完成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时,我感到非常高兴。
(2)在学习中我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对学习充满热情。
由此可见,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学习成功的渴望和企盼,这为团体咨询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二)贫困生在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主要改变
1.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改变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中,有2人选择“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0人“选择缺乏热情和积极性”;1人选择“缺乏自信心”;(4)1人选择“感到自卑”。较之团体心理辅导前有较大的改变。而其他12名贫困生,此4项都选的仍为0,有7位同学选择了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有5位同学选择了感到自卑,与之前改变不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生学习心理的干预效果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