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服务意识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提供各类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应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在专业调整、课程建设以及技能教学等方面主动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实现校企双方供求无缝连接。[5-7]同时,应努力帮助合作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提供场所并派出教师为合作企业提供相关培训,也可帮助企业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建立长期培训关系,以期达到互惠双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金林,龙凤秀.“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模式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9):67-69.
[2]王洪斌,鲁婉玉.“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83-85.
[3]王稼伟,曾海娟.“四我五位一体、7S训练日常推进”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3(12):59-61.
[4]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5]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0-52.
[6]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64-168.
[7]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104-107.
[责任编辑 李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校本实践研究——以无锡机电高等职(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