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实施方案
实施要点:竞赛以趣味性、刺激性、竞争性为原则,重在结果;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意识为终极目标。
实施难点:竞赛内容的选择、过程监控、成果评价。
实施过程:竞赛的组织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的竞赛、学校范围的竞赛到全国范围的竞赛,一级一级逐步扩大。随着竞赛范围大小的变化,竞赛内容、难度、参加学生数量、分组情况也随之变化。
2.2.2 竞赛评价方案
(1)要求与考核是指挥棒,不同类型的竞赛,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基础型竞赛在于实验验证,要求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误差小,即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3)设计型竞赛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实现能力,根据竞赛结果达到的技术指标评定成绩。重结果,淡化过程,淡化报告。
(4)研究型竞赛提倡竞赛过程中的探索和研究,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方案,在摸索与研究中得到启发、锻炼、提高。轻结果,重过程,不以成败论英雄。
竞赛应体现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要把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纳入竞赛之中,不仅“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应受到鼓励,那些有了进步的后进者也应得到表彰。教学实践证明,竞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进入活跃和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教改考评手段
考试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真正自觉主动学习的指挥棒,所以如何设计考评成绩至关重要。传统的笔试成绩缺陷明显,笔者设计“课上表现、竞赛成绩、考试成绩”三者合一的考评模式,具体为:上课按照完成案例设计程度计分,占30%;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竞赛按照前面设计的竞赛评价标准进行计分,比例占30%;最后考试成绩占40%。在这样的考评激励下,学生每次都能看到自己阶段性的成果,学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鼓舞。
3 结 语
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笔者密切关注新教改,在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年的课题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建立了一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完善了趣味案例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问题自查与改进的经验。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教改有待进一步研究:教材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修订,吸取更好的趣味案例;课堂安排很关键,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竞赛实施过程及教学评价手段还需要不断创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通过不懈探索、大胆尝试,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教学效果上更上一层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列宁. 列宁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 228.
[2] 赵光武. 自觉意识能动作用新探[J]. 哲学与时代, 2010(7): 26-28.
[3] 陈婷.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 2010(10): 182-184.
[4] 周雪峰. 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自觉论略[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6): 11-13.
[5] 布罗菲.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M]. 陆怡如,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1-15.
(编辑:孙怡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以培养学生自觉意识为基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