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用上机考试取代了闭卷笔试。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我们都把考场安排在了机房。根据之前的学习内容,事先在考试系统上出好题目。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按规定的考试时间提交完整的程序,测试通过即为合格。如果测试未通过,教师会通过查看代码,判断学生答题情况,给出适当的成绩。机试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测试会有较强的成就感,对学生有更多的激励。能在机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实际编程能力也必然是比较优秀的。
2.3 实施改革的成效
这种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北京林业大学2013级的C语言课程教学中得以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从改革实践来看,学生对C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编程能力越来越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统计结果表明,对于同样难度的一份试卷,教改后,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大约10分。
3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改革和展望
针对C语言课程教学中以往存在的问题,我们以“计算思维”的理念为主导,进行了改革尝试,在内容上由强调语法改为强调实践,在课堂上由单向传授改为教学互动,在考核上把传统的笔试改为上机考试。实践证明,这种由问题设计算法、由算法引导程序,强调算法设计、淡化语法细节,重视实验课并使用考试系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编程能力。
除了C语言课程之外,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还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VB语言课程和数据库课程等。对这一系列课程我们都进行了改革,挖掘“计算思维”的潜在影响,打破计算机仅是一种工具和技术的局限,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释放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虽然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并未结束。在未来几年,我们将在教学硬件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做进一步改革。比如,可以把诸如C语言这样的程序设计课程改为在机房上课,这样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能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得到练习。再比如,我们可以在课程学习、实验和考试时引入在线评测系统或者和“计蒜客”网站合作[7],这样不仅能有效督促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通过自动批改作业和试卷,大大节省教师的精力。总之,这些改革能更好地贯彻“计算思维”的思想,最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达到“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的总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C9高校联盟.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9): 4.
[2] J.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49(3): 33-35.
[3] 陈国良. 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教育的振兴科学工程研究的创新[EB/OL]. [2013-5-10] 2011(第八届)CCF中国计算机大会演讲稿. http://www.ccf.org.cn/resources/1190201776262/digital/cnccpdf/chenguoliang2011-12-12-10_03_14.pdf.
[4] 陈志泊, 王春玲, 徐艳艳, 等.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261.
[5] Stephen Prata. C Primer Plus[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1-538.
[6] 吴文虎, 徐明星. 程序设计基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312.
[7] 北京矩道优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计蒜客[EB/OL]. [2014-11-23]. http://www.jisuanke.com.
(编辑:白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