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以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计算机程序设计微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将20多个知识点及10多个重点、难点的应用制作成微课,现已投入使用并初显成效。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员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可极大地丰富学员课外自主学习资源。基于微课的资源库同时也为计算机等级考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我们下一步将着重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入考点分析、真题和各类题目的解决方法,继续丰富微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 MOOC也将着手建设,在线答疑能有效解决教员集中辅导答疑的弊端,提高效率。
虽然微课程及MOOC的建设是艰辛的,但是相对于教员一遍遍的“苦口婆心”,似乎可以体会到一点相对的“一劳久逸”的安慰。
4 摒弃“如数家珍”,尝试“探囊取物”——“问题探究式”回顾、小结提高学员应用能力
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多,模拟题多,一道题目往往涉及多个考点,考生就算对知识点“如数家珍”,如不会灵活变通,也难保百战百胜。在知识的海洋里,唯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尽情畅游。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法宝”——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通过上机实践做到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
为了让学员掌握重要知识点,教员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而学员却往往是“稀里糊涂”,或者即便倒背如流也不会运用,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员不妨摒弃“如数家珍”,尝试“探囊取物”,这里的囊是指承载知识点的应用;物是知识点和方法。“探囊取物”就是通过具体的应用从中挖掘知识点,归纳技巧和方法。知识源于应用又指导应用,如何在这一来一回中游刃有余才是学习的真谛。对教员来讲,这是一种“问题探究式”的回顾、小结,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既可以梳理知识,又可以传授方法。
例如,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及调用,教员可在课程回顾时以一道典型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为“囊”,探索其中的奥妙,首先声明上次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及其在等级考试中常出的题型;然后给出真题,让学员思考。例如,用Pi/4≈1-1/3+1/5-1/7+ 公式求Pi的近似值,直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5为止。此题对初学者而言难度较大,教员可以让学员分组讨论后尝试作答,学员对答案可以相互补充;根据学员回答的情况,教员分析算法并进一步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学员通过实例可认识到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虽然“万水千山”,但实际落脚点却很简单——扎实灵活的知识外加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有编程过程中的不断调试。
“探囊取物”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学策略。“问题探究式”回顾、小结能够提高学员自主钻研的探索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
5 结 语
我们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引导,借鉴国家级考试的宗旨和考核目标,改革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使其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加强学员课外自主学习,使计算机基础教育真正为部队服务,为实战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路星, 张帆. 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9): 98-99.
[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13版考试大纲[S]. 教试中心函[2013]29号.
[3] 刘诗琼, 刘红岐, 程超. 浅析课堂与实践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大学教育, 2014(1): 111-112.
[4] 刘强, 张阿敏, 朱文球, 等.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2(17): 50-51.
[5] 胡铁生, 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2): 5-8.
(编辑:宋文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结合等级考试改革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