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通过网络平台辅助完成与实验实践相关资源分层发布
使用合理策略构建辅助网络教学环境,是分层教学贯彻实施的重要保障。利用网络等辅助教学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情境分层。对于所有教学材料,采用分层阶进任务发布的方法,开辟开放问题讨论区域,使学生可以随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开辟综合任务展示评比区,各层组学生可以将作品或任务等信息公开,其他学生可以点评或提出建议、展开讨论等。教师鼓励学生就他人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在互评与观摩中再次构建情景习得知识,同时也形成一个“互竞向上”的学习氛围。
5 分层考核
进行考核设计时,教师既要考虑分层中学生的难度区分,也要考虑成绩的公平性。在考核时,采用3层区分考核方式及“限时综合测评”和“不限时综合测评”(即开放性综合实践任务完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限时综合测评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包括35%的理论知识和65%的综合实践,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考核的层级。新的考核方法设定了不限时综合测评部分,用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学生的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10%)+限时综合测评(50%)×难度系数+不限时综合测评(40%)×难度系数,这样既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也兼顾了成绩的公平性。
笔者选取服装艺术设计以及动画2个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共选择8个实验班实施动态分层方法。这里主要通过两年间的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等做对比。
由图1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改革后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远高于比照班。学生的参与度主要是以学生使用辅助教学环境中相关资料的次数以及在实验讨论组中讨论发言的次数等作为参考值。图2为同专业选修本门课的实验组(199人)与普通组(199人)的考核对比,试验组的测评成绩优秀人数高于普通组。另外实施改革过程中,参加各类市级计算机动画方面竞赛的学生获奖数量情况好于以往,且获奖学生全部来自实验组。实施动态分层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程度都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层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利用混合学习环境在现有教学分班情况下通过实验任务的分层逐步实现分层教学,从而满足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计算机动画课程的不同需求。
动态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理论实践环节,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引导,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容易受挫,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实验设计上除了注意各层次的关联性外,还要注意加入开放性题目,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利用现有资源探讨新内容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我提高。
7 结 语
“分层不分班”的教学改革有效避免了一般分层教学中“一考定层次”造成的不公平,在连续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发现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中形成互竞互习的开放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不过该方法也有局限性,更适合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中推广,对于纯理论类的课程实施起来会有难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连莲. 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 127-133.
[2] 贾银江, 贺莉莉, 郑萍. 数据结构实验的分层次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4(5): 60-62.
[3] 刘建清, 郑伦楚. 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增刊2): 53-54.
[4] 刘利枚, 石彪, 罗新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1(3): 34-37.
(编辑:孙怡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计算机动画基础课程的动态分层教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